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东至县政府网站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大渡口镇:优质稻迎丰收季 万亩稻田绘就“金色增收图”

作者:艾名扬 黄心怡 信息来源:大渡口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5-10-28 08:32
[字号:默认 超大]

眼下,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万亩优质稻已进入成熟收割期,田野间稻浪翻滚,沙沙作响,连片的稻田褪去青绿,披上“黄金甲”,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丰收画卷。连日来,不少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割、脱粒、晾晒,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今年的优质稻长得比往年好,穗子大、颗粒满,估计亩产能超1300斤,而且这优质稻的营养可不是普通稻能比的。”站在自家稻田里,种植大户王念武看着正在作业的收割机,脸上满是喜悦。他拿起一粒饱满的稻谷向记者展示,“我们种的‘葏两优雪峰丝苗’,是‘皖美大米’旗下的优质品种。它不仅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稻谷高1.2个百分点,还富含膳食纤维和钙、铁等微量元素,煮出来的米饭软糯香甜,不管是自家吃还是送亲戚,都特别受欢迎。”他进一步介绍,今年年初,镇里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专门组织了优质稻种植培训,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全程都有技术员上门指导。“这个品种抗病性强,即便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也能保持高产,而且口感好。我们早在播种时就和粮食收购企业签了订单,收割完直接运去卖,根本不愁销路。” 

在稻田的另一侧,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短短几分钟,一片稻田便完成了收割。“以前人工收割一亩地要大半天,现在用收割机,一小时就能收近10亩,既省时又省力。”负责农机调度的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为本介绍,为保障优质稻及时收割,该镇提前组织了20多台收割机、50余辆运输车辆,组建了“农机服务队”,根据农户需求上门服务,确保成熟的稻谷“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最大程度保留优质稻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据了解,大渡口镇今年共种植优质稻1.2万余亩,均选用的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通过推广“稻虾共作”“绿色防控”等生态种植技术,不仅提升了稻谷品质,还实现了亩均增收300元以上。东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汪泱进一步解释:“优质稻的种植过程对土壤、水分、光照要求更高,采用生态种植技术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让稻谷中的营养物质更纯粹。以我们县种植的优质稻为例,其维生素B族含量比普通稻谷高出20%左右,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这也是优质稻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全县共有13万余亩优质稻进入收割期,预计10月底可全部完成收割,总产量将突破8.5万吨,产值超2.2亿元。”东至县农业农村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胡佳贵表示,下一步,东至县将加强对晶两优华占、天丰香占、星两优551等系列优质稻产业链建设,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计划推出米粉、米糠油、稻壳炭等多元化产品,在保留优质稻营养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优质稻的附加值,让“一粒米”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金色的稻田里,收割机的轰鸣声、农户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粮满仓、农增收”的美好图景。随着优质稻产业的不断发展,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品牌响”,这片万亩稻田不仅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更铺就了农户们的“金色增收路”。(撰稿:艾名扬 黄心怡,审核:钱叶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