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一、做好PPP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运用为保障,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切实做到PPP项目效益有保障、可评估,按效付费有依据、可操作。2023年,拟对全县正式运营的PPP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二、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督促项目实施机构、项目公司,及时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信息,真实、完整录入PPP综合信息平台,并根据项目进展及时动态更新PPP项目相关信息,做好PPP项目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一是加强PPP项目实施监管,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PPP项目规范性检查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禁借PPP变相举债,各级政府部门参与PPP项目时,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回购社会资本方的资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担社会资本方的资本金损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资本方承诺最低收益。严禁将纯商业项目和纯工程项目包装成PPP项目进行融资。二是加强项目库及资金保障硬约束。对于无运营内容、无绩效考核机制、社会资本不实际承担建设运营风险的项目,不予入库,且不得安排财政资金。三是建立政府支出责任监测机制,对全县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进行动态统计,适时进行风险预警,严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红线”,不触底线、不碰红线,推动我县PPP工作规范可持续发展。
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一是重点做好东至农村污水处理PPP项目、东至客运中心站及道路工程PPP项目的竣工验收、决算审计工作,确保完工项目及时运营。二是进一步做好运营项目的绩效考评工作。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公司做好污水、垃圾处理PPP项目的绩效考评工作,并严格按绩效付费,实现“物有所值“。三是强化资金支持。对正式运营PPP项目,将其相关财政资金纳入县本级预算足额保障,充分发挥财政PPP项目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五、强化机制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按照项目库管理办法和“有进有出”的原则,严把“入口关”,对存量项目定期清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项目清理整改或予以出库。二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库信息管理,强化信息利用。严格落实PPP项目信息公开要求,以公开促规范,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PPP付费资金挂钩,确保“物有所值”,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三是进一步强化合同约束机制。严格按PPP项目合同约定,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机构及项目公司的职责,确保我县PPP项目规范实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