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190T/202312-00036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名称: 【文字解读】关于《东至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12-21
废止日期:
【文字解读】关于《东至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12-21 09:12 来源: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解读人: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胡帮明

解读时间:20231213

解读政策:《东至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政策咨询电话:0566-7028621

《东至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231021日印发,现对《规划》解读如下:

一、决策背景及依据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风险,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东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特编制本规划。

二、制定意义及总体考虑

《规划》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以人民为中心的防灾减灾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持续推进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三优池州新局面提供地质安全保障。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21125日,印发关于《东至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的函,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在规定时间内,无单位反馈意见。202331日,印发关于再次征求《东至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东自然资规函〔202350号),第二次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在规定时间内,有21家单位进行了反馈,均为无意见。并于202331日依据相关技术规范与政策要求组织专家进行了会议评审,经数次修订完善通过了专家审查,形成了《规划》。

四、工作目标

从全县地质灾害防治需求,结合六大任务设置。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全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任务;对部分重点区域、有条件地区开展更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试点;对农村切坡建房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网络,努力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全面推进群测群防网格化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五位一体的群专结合体系;对有条件的全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全面的工程治理、排危除险或搬迁避让工作,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下大力气规范农村村民切坡建房活动,努力解决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减灾避灾意识,切实增强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尽全力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5年,全面建成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消除威胁人数多和危险性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五、主要任务

根据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需求,考虑到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延续,以及全县正在部署和实施的各项地质灾害工作进展情况,参考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任务设置,确定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六大任务,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基层防灾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

在调查评价任务中部署了两项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二是强化地质灾害三查工作。

在监测预警任务中,部署了四项工作,一是健全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体系;二是构建群专结合五位一体的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体系;三是增建雨量站点;四是部署专业监测设备。

在综合治理任务中部署了两项工作,一是搬迁避让;二是工程治理。

在基层防灾能力建设任务中部署了四项工作,一是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模式;二是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队伍支撑体系;三是加强值班值守与处置;四是强化业务能力培训。

在信息化建设任务中部署了一项工作,建设地质灾害数据库。

六、创新举措

一是逐步提高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水平和早期识别能力,全面掌握全县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二是建成新型高效群专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显著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三是大力实施搬迁避让,及时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四是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逐步消除威胁30 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五是构建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和装备保障体系,显著提升基层防灾能力;六是助力构建功能全面、互联互通的省、市、县一体化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的智能化,实时更新数据库,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准化和便捷化,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七、保障措施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的第七条健全保障机制方面的相关要求进行制定。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坚持依法防灾,完善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经费保障;完善支撑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灾能力;引进激励机制,用好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