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信用监管“便企”。推进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落实经营主体住所承诺监管,依法处置不实承诺。今年以来,全县117个“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中,应用信用等级分类计划占98%,问题发现率提升至55.6%;依法将不实住所承诺经营主体列入异常名录9户。
优化信用服务“暖企”。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率先推出“三书同达”工作机制,形成对企业“行政处罚—合规建议—信用修复”的“全链条”闭环执法和管理机制。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开启信用修复“线上+线下”双通道办理模式,实现申请“一次提交”、审核“限时办结”、结果“多端联动”。累计为40户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信息68条,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4条。
加大信用培育“助企”。分类组织经营主体参加“信用助企行”专题培训,差异化制定各行业各领域培训内容,将信用约束重心从事后惩戒向事前教育引导转变。目前已开展经营主体信用培训、信用宣讲4场,惠及经营主体160余户;结合年报指导、日常检查等工作,开展信用合规建设专题辅导33次。(撰稿人:杨成慧,审核人:刘仁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