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应坚持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有序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案,强化各装置节能降耗措施,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2.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设计、建设和使用厂区供排水系统。雨水排入厂区雨水沟(管),进入35m3初期雨水收集池,经沉淀后,用于厂区洒水抑尘。
3.切实加强全厂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设计建设和维护管理。项目实施后应落实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破碎粉碎、制粒、筛分、中转仓粉尘引入管道,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1;设置封闭式原材料仓库,原材料全部临时贮存于原材料库中并通过洒水抑尘,减少无组织排放粉尘;采用进料链板输进行上料切片,减少物料上料落差,减少粉尘产生、同时洒水抑尘。
4.优化厂区平面布置,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并采用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运营期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物的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和处置应实施全过程控制。收集的粉尘回用于生产;废机油、废油桶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6.加强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建立健全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和岗位制度。
7.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项目排放总量:颗粒物0.121t/a。
8.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控。按照分级防治的要求,落实好防渗措施。按照有关规范和技术指标要求,危废间区域按照重点污染防渗区的要求采取防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