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制度与总体情况
索引号: 11341821K168716825/202502-00057 组配分类: 办理制度与总体情况
发布机构: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东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2-24
废止日期:
东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24 10:16 来源: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情况。

一、议案建议办理基本情况

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广大代表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围绕促进和改善政府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议案1件、建议69件。2024年4月2日,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交办,将代表们提出的议案建议分解落实到乡镇、部门共25家单位主办。一年来,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监督和县人大代表的支持下,在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70件议案建议全部办复完毕。

二、议案办理情况

    吴健等10位代表提出的1号议案“关于推进南部山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目前已基本完成。
    办理情况:因地制宜实施“小田变大田”。制定《东至县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东至县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推广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推广“大托管”“股份合作”等模式,促进土地集中流转,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促进“小田变大田”。全县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22.5万亩,其中“小田变大田”2.1万亩。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塘坝清淤及维修加固121座,沟渠衬砌及清淤418.97 km,完成山塘整治22座。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在南部山区培育示范主体170余家。昭潭镇引进安徽双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辣椒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蔬菜生产链;龙泉镇建设育秧工厂,业务辐射周边皖赣三县7个乡镇,2024年完成订单3.1万亩;泥溪镇建立现代农业品创园,有效服务南部山区多个乡镇农业从业者。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在高标准农田中试点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站1套、田间苗情监测视频监控6台、稻田水情监测视频监控3台、农作物智能虫情测报灯1台、土壤墒情监测仪3台等,增强高标准农田“四情”监测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集团引领作用,加快山区高质量发展。在官港镇建设160亩标准化食用菌基地;在龙泉镇建设1187亩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843万元,建成后油茶鲜果产量亩产达1500斤,产值达6000元/亩。三是深挖地域特点,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东至云尖”被纳入十二省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东至黑木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交办的重点建议共4件。分别是:

(一)张柏春等代表提出的第5号建议“关于完善‘一江两岸 拥江发展’镇域体制机制的建议”。

办理情况:强化改革赋能。一是持续深化大渡口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体制管理,全面落实组织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绩效考核改革等6项改革任务,深化“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功能,赋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入推进大渡口镇机构改革。按照《东至县机构改革方案》《东至县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大渡口镇实际,印发了《中共东至县大渡口镇委员会东至县大渡口镇人民政府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优化整合机构设置,提升行政管理、服务效能。强化资金支持。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大渡口区镇项目谋划资金争取力度,大渡口经开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一期)争取专项债4000万元;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二期)争取专项债6亿元;胜利园区污水处理工程(一期)专项债项目已发债9000万(总投资1亿元);大渡口镇忠字沟、北闸沟等五沟渠污染底泥清淤及生态护坡工程争取省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二是优化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县本级与大渡口区、镇财政分配关系,大渡口经开区财政包含大渡口镇财政收入,按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不上缴不补助,财政支出按部门预算要求编制,同时留足大渡口镇财政支出部分,并根据实际编制年度预算,在大渡口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中列支,充分调动大渡口区、镇聚财理财积极性,推动大渡口区、镇高质量发展。优化空间布局。一是推动园区调区。2024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安徽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安徽石台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用地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开发区总面积为323.76公顷,有力推动优势资源、优势项目、优势企业向园集聚。二是加强规划编制。围绕打造现代化滨江小城市,与安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做好衔接,高标准编制《大渡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和《东至县重点功能区(大渡口镇)布局研究总体规划》,做好产业互补研究。三是调整产业布局。结合开发区调区和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开展低效闲置资产排查,全力盘活“园中园”的低效企业和闲置厂房,已腾退厂房3.16万平方米,盘活厂房5.58万平方米。围绕开发区主导产业,2024年成功引进中科慧眼、衡德水务、登特菲医疗等智能装备项目,引进小莲湖渔业、远帆食品、格睿包装等绿色食品项目,今年共新引进省外亿元项目16个,到位资金60亿元。四是加快滨江小城市建设。围绕新一轮城市更新和成片开发,高标准推进大渡口滨江小城市建设。启动G318改造、升金湖堤顶道路建设、隆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和滨江生态公园工程,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完善教育、医疗资源布局配套,为安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在大渡口设立分校、分院或进行托管运营提供强力支撑。

(二)程学军等代表提出的第6号建议“关于尽快实施东流镇镇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的建议”。

办理情况:实施菊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项目。结合尧东一体化发展,做强东流镇区,完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配套、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和镇区风貌提升;充分挖掘乡村发展潜力,以“农业”片区特色要素为媒介,将田园景观引入城市,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循环,引导人口向镇区集中,产业向乡村延展,促进城乡产业、公共服务、交通一体化发展。实施东流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周边区域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功能品质,新建及改造市政道路1273米、雨污管网约640米、公园4处(6100平方米)、公厕2座,翻新建筑外立面21848平方米等,配套建设电气、监控、燃气、强弱电下地等工程。实施东流老街旧房修缮工程。投资1500万元对老街内10栋建筑加以修缮改造并植入精品民宿、特色餐厅、茶馆、土特农产品展示等相关业态。建立沿街商户“信用承诺管理”机制,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镇258家单位和商户签订承诺书、张贴公示牌,积极配合开展公益广告排查整治工作。共计更换破损、褪色公益广告牌2处、拆除1处,清理问题隐患59处。

(三)王秀芬代表提出的第36号建议“关于增设东至城区新能源充电桩的建议”。

办理情况:一是制定实施《东至县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5年)》;二是全县已建成公共充电桩261个(主城区90个),建成自用及专用充电桩1106个(主城区478个);三是东至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获批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已发行6000万元),该项目工程包含3条供电线路建设与173个充电桩安装,预计2025年元月底完工。

(四)何世国代表提出的第59号建议“关于防范我县房地产风险的建议”。

办理情况:一是出台《东至县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卖旧买新”。指导行业建立新房和二手房换购通道,帮助购房群众“以旧换新”;倡导经纪机构降低居间服务费率;倡导国企根据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收购有“卖旧买新”需求家庭的二手住房,用于市场化租赁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二是正常推进前期已规划的“安置房”项目建设,近期不增加新的安置房建设项目。三是对于存量房,县国资委按开发项目的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合价通过团购的方式筹集商品房用作安置房源使用。

四、其他建议办理情况

(一)代表所提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共25件,占比35.7%。例如:

1.宋晶晶等代表提出的第14号建议“关于非机动车常态化整治的建议”。

办理情况:一是出台《东至县公安局开展“三、四轮电动车”登记编号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县居民使用的三轮、四轮电动车进行登记,安装编号,实行户籍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县登记备案的三轮车23437辆,四轮车5163辆。二是加强城区路面巡逻,禁止载人四轮电动车在主城区上路行驶,未登记编号的三轮四轮电动车禁止在道路上行驶。重点查处三轮、四轮电动车闯红灯、逆行、违法载人、非法营运、乱停乱放、非法改装拼装等突出违法行为。严格落实“三车”管理,坚决遏制“三车”问题反弹。目前已查扣四轮车80余部,车主主动报废1部。三是加强对各三轮、四轮电动车销售商家的监管,要求商家签署承诺书,禁止在本县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三轮、四轮电动车。

2.欧阳倩代表提出的第19号建议“关于适当放宽农村宅基地审批的建议”。

办理情况:强化制度体系构建。结合我县宅基地管理现状,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农民住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东至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暂行办法》《东至县跨集体经济组织有偿调剂使用宅基地暂行办法》等县级层面的政策性文件,规定农村村民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应当符合村庄规划,尽量使用原有宅基地、闲置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在本县域范围内,拥有宅基地资格权且符合申请条件的成员可以跨村组、跨乡镇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或有偿调剂使用宅基地。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制定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村庄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等,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科学预留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新增宅基地需求。规范开展宅基地审批。印发《关于落实农村宅基地有关责任的通知》《东至县农村宅基地原址改建简易审批暂行办法》《村级协管员管理暂行办法》,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县级指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宅基地管理体系,压实乡镇属地责任,规范宅基地管理,提升宅基地审批效率。

(二)代表所提建议已列入工作计划,将逐步加以解决的共40件,占比57.1%。例如:

1.徐伟代表提出的第43号建议“关于持续推进三条岭乡村旅游开发的建议”。

办理情况:旅游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开发尚合村、三条岭地区2个文旅项目,开展矢量数据测量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支持尚和村申报第三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强化招商引资力度,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发挥建设资金的撬动作用;开展东至县尧渡镇三条岭(高岭、低岭、蔡岭)古道保护修缮工作,主要包括石板蹬道、桥涵、过路亭、护坡、内侧挡土墙的修缮、保护等方面,累计投入100余万元。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发掘相结合。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深度发掘三条岭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内涵,盘活利用好古徽道、养心谷、周馥故里等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与特色产业培育相结合。在三条岭及周边相继开发建设结缘玫瑰园、蔡岭百果园、翡翠湖颐养度假村、卧龙岗茶叶度假山庄等文化旅游项目,持续推进一三产融合,深入开展乡村旅游“421”行动。

2.杨进利代表提出的第45号建议“关于政府部门要引导企业生产、营销模式的建议”。

办理情况:引导转型升级,推动智转数改。一是先后在5条百亿级产业链上实施降本提能增效,延链补链强链工业项目61个、技改项目44个,2024年产业链总产值达208亿元。二是制定《2024年东至县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工作方案》,完成数字化转型测评、数字化诊断服务及“两化融合”评估,全县共打造省级智能工厂4家、数字化车间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省级绿色工厂2个、市级绿色工厂1个。三是我县连续两年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东至经开区被评为“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获批奖补资金1500万元。加大政策扶持,激发消费活力。一是制定《东至县商贸流通服务提升行动方案》,聚焦重点商贸流通单位,深挖节假日消费潜力,累计开展促消费活动60余场次,带动消费5000余万元。开展汽车消费券发放活动,发放消费券150万元,撬动消费1482万元。二是制定《东至县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征集参与商户26家,完成2400余单家电及家装厨卫消费品补贴申请。三是壮大市场主体。聚焦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汽车销售、工贸分离等方面,结合五经普达限和临限企业清单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加强纳限摸排。对“准限上”培育库中的企业跟踪监测,确保培育一户、申报一户,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5家。推动电商发展,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一是提升电商整体水平。培育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3家;东至县获批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张溪镇获批省级农村电商强镇;大力支持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兑现补贴金额93.06万元。二是加快品牌建设。成功申报“安徽土特产”品牌2个(徽渔桂、金典乾和)、农村电商带头人4人。三是发展直播电商。深化张溪电商创业园与池州工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全市首家电商直播实训基地,帮助尧舜袜业、高山麻饼、家佳黄精等县域特色产品开展直播带货。开拓国际市场,助力产品“走出去”。一是开拓多元市场,共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36批次,意向成交金额540万美元。二是拓宽外资渠道。推深做实“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深化我县对日韩经贸合作交流,不断拓展合作空间;进一步宣传省市关于外资到资激励政策,紧密跟踪服务官港新能源项目,推动项目投资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境外注资5000万元。三是优化跨境贸易领域营商环境。推动华尔泰、恒光等10余家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免费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协助华尔泰成功申办海关AEO高级认证。做强区域品牌,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培育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品牌。目前已培育中国驰名商标3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4家、“皖美品牌示范企业”1家、“食安安徽”品牌认证企业2家、市政府质量奖及提名奖企业3家。

(三)代表所提建议暂时难以解决的共5件,占比7.2%。这部分建议所提问题受客观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一时难以解决,均向代表作出解释,代表表示理解。例如:

1.胡和胜等代表提出的第10号建议“关于规划建设尧渡滨湖园区直通舜城新区的一级或二级公路的议案”。

办理情况: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舜城新区未来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能达致尧东一体化互通互享互利,实现更好更快的协同发展。建设该道路节点为跨尧渡河大桥,前期已委托设计单位完成了跨尧渡河大桥方案,因桥梁净空影响尧渡河航道通行,故在方案审查会时被否决;若提升桥梁高程,与G206衔接难度非常大,且造价成本过高,导致项目前期工作暂停。下一步,待项目资金与土地要素保障具备条件后,将继续启动该项目前期工作,并积极向上对接申报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2.钱张红等代表提出的第11号建议“关于官港周馥大道受限资金未能完全修建通行的问题的建议”。

办理情况:官港镇周馥大道项目系镇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官港镇财力有限,故暂未开展实施。后期将抢抓中央预算内、省级专项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契机,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资金支持。下一步,县发改委紧盯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及时传达,并指导官港镇组织申报,争取周馥大道早日修建通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