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区域规划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334c/202504-00028 组配分类: 区域规划
发布机构: 东流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东流镇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4-02
废止日期:
东流镇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5-04-02 15:05 来源:东流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5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13566”决策部署,聚焦“在现代化‘山水升金·和美东至’建设中树标杆、当龙头”目标要求,坚持工业文旅双驱动,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铆足干劲促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6亿元,增长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增长134.4%,其中工业投资1.5亿元,增长4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以上;粮食生产、能耗双控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工业经济“主阵地”,全力以赴拼项目、壮产业

加强园区建设。按照“乡镇主责、开发区赋能”的思路,加强东至经开区东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配套。谋划编制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重点推进狭阳湖路、徐桥路、张垅路建设和雨污管网、强弱电以及绿化、亮化工程改造升级。加快编制非金属新材料未来产业先导区规划,启动园区主导产业规划修编,进一步明晰园区产业定位,促进非金属新材料首位产业和相关产业项目精准落户。

加快项目建设。按时完成港区征地拆迁、坟墓迁移等工作,顶格服务保障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暨矿业绿色发展一体化项目,完成东方纸业二期技改项目,致源非金属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以上。加快国风年处理500万吨非金属新材料、中池年处理450万吨非金属新材料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积极打造百亿级产业链。坚持“亩均论英雄”,积极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推进捷氪玻璃(天豪玻璃)改扩建、陶公酒厂迁建等项目建设,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聚力招商引资。突出主导产业招商,聚焦非金属新材料首位产业,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制定招商图谱和攻坚方案,有针对性引进一批规模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突出商协会招商,发挥商会企业的人脉优势,围绕园区产业定位,以商引商开展精准招商。突出存量资产招商,积极主动对接意向客商,力求闲置资产盘活实现新突破。当前重点推进富煌集团冻菜深加工、东诚矿业年产40万吨铁矿粉、宏俊公司年产20万吨(装配式)钢结构等项目尽快落户。

二、突出现代农业“作示范”,全力以赴守底线、增效益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000亩。大力推广优质良种、机械化插秧等绿色生产技术,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万吨以上。持续抓好农产品稳产保供,牢牢守住群众“米袋子”“菜篮子”。

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稻虾种养基地1.6万亩,做深小龙虾加工和稻虾米加工产业,改造提升小龙虾交易市场,提升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菊花种植基地建设,打造县级菊花基地样板点。落实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1100亩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稠林金果葡萄,长岭火龙果、无花果,红叶麒麟西瓜、绿色蔬菜等产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脱贫人口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强化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支持脱贫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用活乡村资源资产,稳定增加收入。扩大务工规模、提升就业质量,拓宽就业渠道,统筹开发多种形式公益性岗位。稳步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突出文旅发展“新战场”,全力以赴促融合、添动能

深化文旅融合。完成《东流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东流古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以创建AAA级景区为抓手,以东流老街综合整治(一期)项目为突破口,持续推进东流古文化区文旅综合开发。用好用活陶公祠、双塔、治水精神展馆、文南词、旱船灯等文化载体,积极举办非遗表演、送戏下乡等文艺活动,加强与艺术院校合作,广泛吸引学生、画家、艺术爱好者来东流进行写生创作。加快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和中心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和研学康养产业。

完善配套设施。完成东流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周边道路、人居生态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开展学湖、月亮湖周边环境整治提升,进一步完善停车位、公厕、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谋划推进东流古文化区改造提升、陶公路白改黑工程,优化交通接驳,改善集镇形象。根据产业定位,围绕游客需求,加强服务接待能力建设,支持飞地学苑开展国家甲级民宿创建,支持东尧和韵大酒店建设,积极鼓励城乡居民依托民居打造民宿客栈。

塑造品牌特色。围绕东流老街明清古民居,以“皖南民居+皖江及皖南传统食品和小吃+慢生活”为主题,打造省级历史休闲街区。加强与县乡村振兴集团、九华国旅等企业合作,做好与华龙洞、大历山、菊博园、星空之城等周边景点的协调联动,积极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推动东流文旅破题出圈。

四、突出功能品质“再提升”,全力以赴强建设、优环境

打造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服务好长江东流港、石台至东至铁路专用线、狭阳湖内湖港等重大交通工程。开工建设东流高速出口连接线工程。加快G206国道至港区连接线工程、建滨路、振西路建设,保障一体化项目运输需求。配合推进小七里湖南路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及联网路建设工作。启动菊江碧道茅屋街至吉阳段项目前期工作。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县城菊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及整治改造项目、东流片区供水提升工程。谋划实施集镇区老旧小区改造及周边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完成一体化项目金林安置点(一期)工程及周边配套附属设施建设,确保安置房按期交付使用。加快新建停车场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结合耕地流出整改及撂荒地整治,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路、村综合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强化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严守“三区三线”,持续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和秸秆禁烧工作。谋划实施城市管理智慧视频监控项目,常态化开展集镇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沿街商铺店外经营和非机动车乱停放等问题集中整治。打好农村人居环境“四季战役”,扎实开展“五清一改”行动,完成年度农村改厕任务。

五、突出民生改善“总目标”,全力以赴促和谐、保稳定

聚焦民生福祉保障。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办养老机构投资力度,推进金山村、红叶村幸福大院常态化运营。建成启用城东村公益性公墓。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开展社会保险参保提质扩量行动。扎实推进“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做好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全面落实重点人员管控关爱。持续推进反电诈、反邪教宣传。推广金山村“五心工作法”,打造省级运用“六尺巷工作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培育点,着力建设平安法治乡村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工贸、自建房、食品药品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和能力建设,扎实做好洪涝、干旱、森林火灾等防范工作,筑牢抵御自然灾害防线。

2025年,我镇还将集中精力办好以下5件民生实事:

1.配合完成东流老街综合整治(一期)项目

2.节能改造东流镇城镇规划区路灯

3.建设东流镇桥东村4号沟桥

4.实施东流镇金山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项目

5.实施东流镇城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