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动回应 > 热点回应
索引号: 11341821K168716825/202504-00010 组配分类: 热点回应
发布机构: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社会治理】“一站式”解忧!群众诉求在这里快办快结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4-07
废止日期:
【社会治理】“一站式”解忧!群众诉求在这里快办快结
发布时间:2025-04-07 09:05 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谢谢你们给我们这么大帮助,我们的血汗钱终于有了着落,可以安心过年了。”2025年春节前,1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在东至县社会治理中心,向工作人员连声致谢。原来,该县多名服装厂工人因欠薪而到县社会治理中心反映情况,通过部门会商、法律援助、速裁处理,一周后,工人们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工资。

 东至县社会治理中心综合受理窗口接受群众诉求。张斌 摄
    群众诉求快速高效解决,得益于东至县社会治理中心的成立。2024年,东至县由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筹建县社会治理中心,通过构建“一站受理 即诉即办”工作模式,打造一站式社会治理中心,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整合平台,变“多头求诉”为“一门反映”

    前不久,王先生来到县社会治理中心反映居民楼下饭店油烟污染等问题,中心住建窗口“接单”后,立即与环保部门联动处置,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以往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好了,只要到这里来反映,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王先生告诉记者。
    东至县社会治理中心将县级综治、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来访接待、矛盾调解、速裁、劳动争议仲裁等几个中心资源全部整合,协调住建、人社、信访、“公检法司”等部门业务骨干随驻、常驻,实行群众诉求综合联办机制。该中心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医疗纠纷、婚恋问题、交通事故、物业投诉等方面问题,推动设置6个行业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工作区,常态化安排18名专职“金牌调解员”进驻。中心设置综合受理区、法律服务区、来访接待区、调解服务区、诉讼服务区、综合信息指挥区、社会组织工作区等7个功能区,为群众提供物业投诉处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人民调解、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立案、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现在,群众只需在综合受理台登记,即可按照提示前往对应区域办理诉求事项,有效破解群众“多头求诉”问题。
    “公检法司”和重点行业部门的集中办公,以及专业调委会的进驻,对于矛盾诉求的源头防控、特别是“初信初访”的妥善处置,有着重要意义。该中心通过“部门+社会组织+法律人员”联合调处、“公安+法院”联合保障的模式,能够抓住诉源访源介入的最佳时机,将矛盾诉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群众求诉秩序、缓解诉讼压力,避免因部门推诿、答复不精准而激化矛盾,推动群众问题第一时间有人管、有人答、有人办。中心成立1个多月后,到县访人次较上月下降43.21%。

完善机制,变“分散管理”为“闭环办理”

建立“接、派、办、评”工作机制,推动群众诉求综合受理、科学交办、限时办理、群众满意。东至县社会治理中心实行综合“接单”,通过窗口直接受理、乡镇定期直报、110指挥中心联动流转、召开协调工作会议等方式,推动将“12345”热线、110热线、县长信箱、“监督一点通”等13个诉求渠道信息“一口归集”,对重复反映、情况复杂、需要提级办理事项,进行集体研判处置;开展分类“派单”,按照“职责优先、权重优先、效率优先”原则,实行简单事项在30分钟内直接派单,涉及多部门事项按照职责权重确定牵头单位,复杂疑难事项直接提级县委领导,按照最快效率解决群众诉求的原则,调度各部门资源解决合理诉求;落实限期“办单”,紧盯办理全流程,由首办责任人负责全程跟踪、限时回应,简易问题当天办结,一般诉求原则上7日内办结,复杂问题原则上20日内解决或解释。同时,跟进群众“评单”,对每一个办结事项落实跟踪回访制度,安排专人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等方式开展回访评价,将评价满意率纳入对办理责任人或责任单位的年度考核。

 东至县社会治理中心速裁法官组织当事人开展调解。陈良杰 摄

挂牌运行以来,该中心严格按照“即诉即办”原则,受理群众诉求242件,其中,现场办结109件,联合办理133件,确保群众每一件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快速解决。同时,中心还设置有人民建议征集直报点,主动倾听群众关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意见建议。年初,中心以“镇、村两级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选题”为主题开展了首个专项人民建议征集活动。

科技赋能,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为提高诉求办理工作效率,中心依托“和美东至”微信小程序,开展“接、派、办、评”,探索接入综治系统平台,推动治理中心资源与乡镇互通共享,实现群众诉求线上流转、全流程跟进。中心借助大数据分析,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与重复出现的共性诉求,形成分析数据,定期提交县委研究。对于问题诉求“上行”量大的重点地区,联合纪委、组织部、政法委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从基层治理方式、基层干部作风、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等方面开展全面评估,找准群众反映问题症结,有针对性督促整改,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前,在4个乡镇开展基层社会治理专项整治,共收集意见建议及问题线索56个,摸排问题诉求1147个,解决1145个,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23件。

“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在‘快办、联办、精办、督办’上下功夫,优化接诉方式,由被动‘接诉’拓展到主动‘问需’,不断完善‘一站受理 即诉即办’工作格局,更好更快解决群众诉求,提升基层治理工作质效。”县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陈良杰告诉记者。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编辑:顾静虹 初审:丁满莲  复审:赵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