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乡村振兴
索引号: 11341821K168716825/202504-00045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科技赋能,“稻”处生金!东至10万亩早稻插秧开启丰收序曲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4-28 发布日期: 2025-04-28
废止日期:
科技赋能,“稻”处生金!东至10万亩早稻插秧开启丰收序曲
发布时间:2025-04-28 08:18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田野春潮涌,插秧正当时。进入4月份以来,我县10万亩早稻和再生稻栽插工作全面铺开,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依托工厂化育秧和农业机械化的高效助力,按下春耕“加速键”,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夯实基础。

在龙泉镇,伴随隆隆的机器声,一台台高速插秧机在平整的水田里开足马力进行春插作业。一盘盘嫩绿的秧苗通过传送带被精准插入水田,原本光秃秃的水田即刻披上了一袭“绿装”。

“目前全县早稻和再生稻栽插工作已经全面铺开,预计全年早稻再生稻面积超过10万亩。”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胡佳贵说。

走进龙泉镇工厂化育秧大棚,一盘盘翠绿的秧苗整齐排列在恒温恒湿的育苗架上,这种工厂育秧模式可以做到温度、湿度、光照全程可控,在提升秧苗抗病性的同时,育秧周期也缩短了7到10天。为保障工厂化育秧技术的精准“滴灌”,当地农技人员接力驻点提供技术指导,为育秧主体保驾护航。据统计,目前全县已有工厂化育秧主体21家。

“开创性地运用地暖增温、叠盘暗化、大棚育苗,还有一些病害防治等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全年的夏粮丰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胡佳贵说道。

农忙热潮也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科技实践课”,连日来,当地数百名学生走进育秧工厂和机插秧作业现场,开展“一粒米的科技之旅”研学活动。学生们进工厂、下田间,认真聆听技术员讲解恒温控湿、智能喷灌等核心技术,亲身感受科技助农的魅力。

“发现秧苗原来还可以在设施大棚里面培育,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真是越来越先进了。作为学生,我们在珍惜粮食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好科技创新的知识方法。 ”龙泉中学学生李子朗告诉记者。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储书常 江靖 通讯员 陈赵元  编辑:夏凡  初审:丁满莲  复审:赵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