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全县2025年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做好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安排使用的指导意见》(水财务〔2019〕157号)、《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皖财农〔2024〕1195号)和《省水利厅关于做好2025年中央财政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工作的通知》、《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2012]238号)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年度任务
农饮工程维修养护实施2025年度农饮工程维修养护行动计划,以全县集中式供水工程为重点,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2025年度目标任务是:全县57个点集中式供水工程部分管网维修、配套设施修缮、水池维护、供水设备及管配件更换等工作。
二、资金筹措管理
本年度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17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69万元,市级财政补助资金2万元,县级财政补助资金7.5万元。各乡镇要根据本计划确定的任务和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农饮项目承担的任务和各级农饮资金承担的任务。
三、工程建设管理
(一)创新建设机制。根据《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精神,创新投资、建设、管护机制,规范项目整合、财政补助、自主建设、管护运行等方面具体操作措施和程序。整合项目资金建设的农饮工程,不分投资渠道、建设主体,均需按县级农饮规划要求编制建设方案,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和投资比例。对于专项资金补助建设的农饮管护维修工程,要以行政村及水厂为建设的主体,充分根据管网维修管护需要,采取“主体申报、审核立项,落实责任、先干后补,考核验收、兑现奖惩”的办法完善操作程序,支持其自主建设。县、镇有关部门加强技术指导、监管和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做好管网维护工作。
各类工程完工后,要设立公示牌,标明工程所在村组、工 程规模、资金来源及额度、开工与竣工日期、建设主体和管护主体等主要信息,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二)规范建设标准。各地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参照《池州市东至县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图纸》,做好管网维修管护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控制办法。
各地要对各类工程的布局原则、工程规格、结构形式、质量控制、关键工序工艺等作出具体规定,并督促建设主体严格执行,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三)落实建后管护。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积极落实好建后管护工作。一是按照《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并按照要求编制年度维
修管护资金使用计划并报县水利局备案;二是进一步完善工程档案。各地要安排专门人员或委托专业机构、安排专项经费,对现有农饮工程全面摸底,建立和完善镇街级农饮工程档案,作为安排管理维护资金补助的依据;加大对各类管护主体的考核奖补力度,真正使管理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管护资金效益。
四、施工组织
(一)施工总进度安排原则和依据。施工总进度的安排主 要依据是:工程自然条件、工程布置和主体及临时工程量等。一是尽量做到均衡施工,以达到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资金的均衡投入;二是减少各施工工序间的相互干扰。 同时应参照国家颁布的有关现行规范、定额、手册,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施工手册》等。
(二)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各工程维修养护单位加快项 目实施进度,在10月底前完成维修养护项目实施、11月底前完成资金拨付和项目验收,12月5日前连同资金使用情况形成项目实施验收资料报送至水利局村镇供水管理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本地农饮工程维修养护建设的直接责任主体,各地要高度重视,明确 责任分工,强化协同推进。各地要与辖区行政村签订目标责任 书,层层落实建设任务,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农饮工程维修养护建设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 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及时报道建设动态、工作亮点和工程 效益,重点宣传改革创新组织者、参与者、自建自管受益者的典型事例。形成有关各方齐心协力抓建设、促管护的良好氛围。
(三)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饮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做到警钟长鸣,确保施工安全。县水利部门要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帮助建设主体规范操作程序、落实建管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对关键环节要从严把关控制,会同财政部门完善农饮工程维修养护工程方面的有关政策并监督落实。各地要发动受益群众当好义务质量监督员,有条件的地 方可以统一配备工程监理、质量监督人员。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工程量大小、工程建设难易程度,研究制定具体的奖补办法,进一步细化奖补标准,并从可用财力中安排资金进行配套奖补。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着力推行报账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直接支付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要严格实行合同管理制,参照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要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加强调度,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保障农饮工程提质增效。
(四)加强督查,严格验收。建立分级检查督查机制。由项目资金实施的农饮维修补助工程,由项目业务主管部门按 照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监督项目公开公示流程及 项目考核验收要求组织实施;工程报验时,硬件、软件均要达标。县水利局将按照报验先后顺序组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