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依码结算”工作,东至县医保局聚焦药品追溯全链条管理,以多举措规范追溯码采集应用为抓手,全流程严打 “回流药” 欺诈骗保行为,切实守护群众用药安全与医保基金安全。
服务赋能强基础,夯实结算“基本功”。聚焦定点医药机构在追溯码应用与结算操作中的实际痛点,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靶向式”指导,明确药品依码结算的实施范围与适用场景,划清工作边界,系统拆解关键操作流程,涵盖有码药品信息采集、无码药品特殊处理、智能审核规则应用、费用清算标准执行等核心环节,通过“讲解 + 演示 + 答疑”,确保经办人员熟练掌握技能,实现追溯码采集与结算的精准化、高效化。
三维核查强监管,织密溯源“防护网”。总结前期二批次追溯码疑点线索核查及一起案件成功查处的实践经验,构建“数据核验 + 实地核查 + 延伸核查”三维监管体系。数据核验环节,依托“码上放心”“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比对药品生产厂家、批号等基础信息与流通数据,重点排查追溯码重复结算、流向异常等可疑线索;实地核查阶段,紧盯药品流转关键节点,核查采购渠道合规性、随货同行单真实性及进销存台账完整性,对数据不符、单据缺失等问题开展溯源问询,同步通过视频追溯确认药品存储、销售全场景;延伸核查过程中,通过现场随机扫码核验药品追溯信息,扩大核查覆盖面,确保问题发现、问询、整改全流程闭环管理。
案例警示强意识,构建共治“新格局”。打造“政策解读 + 案例震慑 + 风险提示”宣传矩阵,筑牢思想防线。转发国家医保局已公布的两批次典型案例,同步通报我县当前正在查处的同类案例,进一步强化“回收回流药违法、售卖回流药犯罪的法律红线认知;依托权威公众号等渠道广宣“回流药”安全隐患,详解其脱离正规流通环节后可能导致的失效、污染等健康风险;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引导定点医药机构主动拒采拒售回流药,鼓励公众通过追溯码查询药品流通信息、自觉抵制问题药品,最终形成“机构自律 + 群众监督”的共治格局。(撰稿人:朱旭亮 核稿人:汪砷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