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民营经济占GDP比达66.5%,提供税收占全县税收总量的73.6%,吸纳就业17万人。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同时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报告》鲜明地指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树立“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的观念,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座大山”。
帮助企业融化市场的“冰山”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加快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实行“5+X”工作日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现“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持续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压缩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业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招投标市场乱借资质行为,加强标后监管。
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的“高山”
建立县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决取消和查处各类违规收费。建立政银企季度磋商对接机制。做实挂牌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提高中信担保放大比例。推广政府采购订单、商标权和特许经营权等多种抵押、质押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
帮助企业跨越转型的“火山”
实施工业企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两化”融合,在化工、袜业等领域加快实施“机器换人”。全面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做好开发区优化整合后续工作,促进东流、胜利工业集中区融入省级开发区。完成开发区规划修编,优化开发区功能布局,推进园区建设集约化、面貌景区化、形象品牌化。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推进东至经开区市级健康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延伸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链。做优做强大渡口经开区绿色食品加工业、智能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