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张卫红
解读人职务:党委委员
解读时间:2020.2.29
问:方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
答:我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关键阶段。为进一步巩固前期工作成果,压紧压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控措施,故在全镇开展的疫情防控“回头看”活动。
问:方案的起草过程?
答:我镇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拟定了初稿,并通过政府会议研究修改完善,制定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公众对该征求意见稿无异议),根据公众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方案,最终形成了定稿。
问:制定《葛公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回头看”工作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聚焦“思想麻痹松懈、防控措施不力、关口前移不到位”等问题,集中开展疫情防控“回头看”活动,着力“查漏洞、补短板、防反弹”,抓紧抓实抓细分区分级分类精准防控、科学防控措施,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问:工作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自查自纠阶段(3月1日-3月3日)。各村、各镇直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全方位、地毯式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对排查的问题制定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员、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确保排查的问题改彻底、改到位。
(二)镇级检查阶段。镇督查督导组将不定时对各村开展“回头看”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村思想是否麻痹松懈、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关口前移是否到位等问题。
问:《葛公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回头看”工作方案》有何亮点?
答:(一)重点人员管理服务措施落实。推行“安康码”及动态健康认证落实情况;人员分类管理(红码、黄码、绿码)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东至籍湖北返乡人员返乡前劝阻、返乡后集中隔离观察、居家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确诊病例、可疑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措施落实情况。大数据排查及近期返乡等流动人员的核实及隔离包保措施落实情况。(牵头领导:张卫红,责任单位:各村)
(二)零售药店、医疗机构监管。零售药店发热咳嗽腹泻类药械产品销售实名信息登记及报告制度落实情况;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发热咳嗽病人预检分诊及报告落实情况。(牵头领导:张卫红,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所、镇卫生院)
(四)村防控责任落实。村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及责任到人、联系到户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未发现病例的村“外防输入”、 出现疫情的村“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工作落实情况;防疫知识教育宣传及减少集市等人群聚集活动落实情况;环境卫生整治消杀到位情况。(牵头领导:张卫红、姚立江,责任单位:各村)
(五)用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复工复产企业履行防控主体责任及“一责两案”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员工日常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及登记报备情况;工作场所、公共区域、职工宿舍的通风消毒、环境整治情况;实施分区作业、分散错峰就餐及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情况;员工全程佩戴口罩及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登记报告及时隔离情况;个体工商户复业“负面清单”管理落实情况。(牵头领导:姚立江、江超,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所、各企业)
(六)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生活必需类场所及银行、酒店等生活服务类场所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情况;人员“进出检”、限流等措施落实情况;提供住宿服务的经营单位旅客信息登记,发现湖北或其他高风险地区的旅客及时报告处置情况;监管场所、养老等机构消毒通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人员、在管在院人员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制度落实,以及出现异常及时报告情况;开放景区游客“进出检”、限流等措施落实,游客信息登记及游览场所环境卫生整治消杀到位情况。(牵头领导:张卫红、姚立江,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所、镇敬老院、九天仙寓景区)
(七)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管理。出院患者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观察,以及“1名村干部+1名村医”健康监测等包保责任落实情况。(牵头领导:张卫红,责任单位:有关村、镇卫生院)
(八)特殊群体关爱帮扶落实。各村对辖区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独居的老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病人等特殊群体摸排包保,提供人文关怀和生活保障情况。各联系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结合脱贫攻坚大排查,对辖区内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排查登记、走访探视、提供必要帮助情况。(牵头领导:余万新、张卫红,责任单位:各村、镇民政所、镇扶贫办)
问:下一步工作安排是什么?
答:(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各镇直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松劲心理,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工作力度不降、措施不减、劲头不松。要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回头看”活动,全面部署,责任到人,压实推进。
(二)狠抓责任落实。各村、各镇直单位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主管责任,确保排查全覆盖、无死角,对发现的问题和漏洞,建立台账、逐一销号。
(三)严肃责任追究。疫情防控“回头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各村、各镇直单位要切实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单位责任。对在“回头看”中发现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导致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引发疫情反弹,将严肃处理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