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是22版课标教材实施的第一学期,教研室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职能处室,因此教研室要以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着力点,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督指导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紧密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目标,继续抓好一个重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强化两项工作(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管理;强化校本研修的特色定位);抓好四个落实:求实、求新、求严、求精,努力实现我校教学质量再创新高。
二、工作重点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科研活动;
2.着眼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科研骨干;
3.依托校教研日活动,提升教科研层次;
4.坚持课程改革创新,总结教科研成果。
三、工作重点与创新举措
(一)抓好教研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1.抓好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做到制度制订科学民主、措施有力,制度落实到位、执行严格,教研管理务实高效。
2.加强各部门职能建设,精心选配教研组长、各个年级备课组长。要求各个教研组长,明确工作职责,夯实教研日活动内容,引领学校教科研方向,提高全体教师教科研能力。
3.期末学校将根据工作落实情况对各教研组、课题组进行考核,真实全面地反映活动情况。
4.突出教研促教学的中心地位,狠抓以质量为本、质量立校意识的提升。一切工作务必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把教学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做优。分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导、教研主任不少于20节,学科带头人不少于15节,其他教师听评课不少于8节。
(二)抓好教研常规,规范教研行为。
1.计划重落实。
期初各个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及工作行事历,杜绝假、大、空。突出抓好计划的落实,力戒流于形式。
2.课标重解读,教材重研读。
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教研日活动时间,继续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尤其是担任一年级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的教师),引导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材中如何体现,准确把握编者意图,深挖教材、用好教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师学科教学水平。
3.备课重实效。
学校将严格落实导学案审查制度,严禁不备课就上课。本学期,学校继续保留导学案二次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借鉴报刊、杂志、网络中以及身边优秀教师的典型教学案例,但不得照抄现成教案。每节课上完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认真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反思使用双色笔。
4.课堂重效益。
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深入开展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适时举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
5.小结重实效。
加强落实教师一周工作小结制度。老师们利用每周业务学习的时间,对自己一周来的工作进行盘点,反思自己的教学,查找不足,制定下周工作计划,以便有序开展常规教学工作。
6.检查重指导。
以常规促规范,以改革促发展,努力抓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教学小结、作业检查等环节,规范教学行为。
配合学校教导处继续落实常规材料每月自查制度,对“教案、作业”教研组将每月对教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签章,发现问题当场反馈给教师,督促整改;配合教导处成立教学常规检查小组,定期对教学常规完成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进行分析评估,集体反馈,表彰先进,对质量较差的进行认真整改,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抓好教学研究,提高研究实效。
1.创新教研模式,鼓励教师通过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每周教师培训等形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综合组织。
2.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好校内考评课活动,新教师展示课活动。
3.不断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指导,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实效。
①突出抓好“结题”课题的推广、应用工作。
②重点搞好“研究”课题对教学的服务工作,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课题,在研究课题中规范教学实践,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实验实效。
③重点搞好学校的小课题研究,积极落实督查措施,真正实现教育科研服务教学的目的。本学年,我校有四项课题获得市级立项,开学将集中开题,还有两项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各个课题组成员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带动全体教师参与研究工作。
(四)抓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素质。
1.坚持读书交流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继续鼓励各个年级组推荐一本图书,希望通过阅读转变教师观念,创新教育方式,真正提高工作实效,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以培训促成长,以学习促发展,继续抓好每周的教研日学习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以活动促发展,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1)组织教师开展展示课、公开课、观摩课、考评课、同课异构等活动,促进教师在活动中成长。
(2)成立大学科组的名师领衔团队(初定名:名师领学团。成员遴选方案另定),发挥领衔团队在学科教研活动中的领衔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开展校内骨干教师、学科专家的专题讲座活动。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利用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搭建中年教师发展平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024—2025学年度(上)教研工作行事历
九月份:
1.确定各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人选,各教研组制定计划并开展活动。
2.各授课教师制定工作计划。
3.期初教学计划、电子备课检查。
4.新加盟教师培训、新进教师展示课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县级教师素养大赛。
6.启动教师考评课活动。
7.正常开展学科教研日活动。〔前两周一年级分学科进行新教材研读交流(一年级学科教师或骨干教师承担,每周解读一至二个单元,分三周完成全册教材的研读交流),后两周一次集体备课、一次课堂研讨。〕
8.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一年级新教材培训。
十月份:
1.继续开展教师考评课活动。
2.四项市级课题开题。
3.综合性学科过程性核查。
4.按计划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县市级教师素养大赛
6.正常开展学科教研日活动。〔本月第2周一年级分学科完成全册新教材的研读交流。后两周一次集体备课、一次课堂研讨。〕
十一月份:
1.期中教学业务检查。
2.继续开展教师考评课活动。
3.按计划开展校际教研交流活动。
4.综合性学科过程性核查。
5.第六教研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
6.组织教师参加县级相关教学研讨活动。
7.两项市级课题中期调研活动。
8.正常开展学科教研日活动。〔本月分2周集体备课,两次课堂研讨。〕
十二月份:
1.校际同课异构活动。
2.结束教师考评课活动并进行总结。
3.协助完成校刊编辑工作。
4.配合教导处完成综合性学科过程性核查。
5.各科复习迎考、非笔试学科考(核)查。
6.正常开展学科教研日活动。〔本月分2周集体备课,两次课堂研讨。〕
元月份:
1.学科教研日活动总结。
2.期末考试
3.进行期末教学业务检查、考核,学期绩效考核
4.其它结束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