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至县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东至县建德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阅读次数:220 来源:东至县建德小学 发布时间:2025-01-06 20:06
【字体大小:

新的一年,我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内涵发展总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围绕“教育教学提质”这个中心,全面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现结合校情,特制定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坚持党建领航,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培根铸魂。

(二)细化教师管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

(三)提速教师成长,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聚力攻坚。

(四)提升教学质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效提质。

(五)聚焦立德树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基赋能。

(六)稳固安全工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七)加强后勤工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主要措施

(一)坚持党建领航,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培根铸魂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塑造学校发展形象。发挥支部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员教师“四个意识”。

2.激活“党建+”特色工程引领力。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围绕“党建+教学”、“党建+德育”创新活动形式,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形成建德小学特色党建品牌。

(二)细化教师管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

1.实抓师德师风,培育先进模范典型。抓严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严把入口关、考核关、监督关、惩处关,对师德师风优秀典型进行线上线下“双管”宣传,培育模范典型,激发教师奋斗热情,打造育人风景线。

2.强化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打造思想道德高尚、风清气正的教师队伍。

(三)提速教师成长,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聚力攻坚

1.以教研活动力促教师专业成长。严把集体备课关口,根据本学期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围绕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重难点,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要求每位老师课前有教案课后有反思,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探索集中教研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和课堂巡查问题反馈,集中研讨拟定研究主题,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工分块开展突破研究,做到组员参与全覆盖,成果呈现有实效。强化新课程理念、反思课堂教学、精进活动设计、提升教学水平。

2.以课题研究力促课堂教学改革。鼓励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课题研究,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

3.以各类活动力促教师全面发展。继续组织各类教学评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学习平台,激发青年教师工作激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实践和锻炼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4.以名师引领力促教学能力提升。以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基地及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名师帮扶引领作用,借助“名师课堂”、“党建+教学”、“骨干教师示范”等提升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四)提升教学质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效提质

1.竖好“风向标”,探索评价改革。细化学生学习测评方案,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各备课组分阶段有梯度的根据学科内容及学生年龄段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测评方式和评价机制,开展好低段“无纸笔考核”和中高段的阶段性总结评级,让测评内容和评价方式能有效检测课堂生成、反映课堂实况、改进课堂设计。

2.建强“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坚持将教学质量作为课堂教学重中之重,依据《建德小学教师量化考评细则》进一步规范教师上课行为,通过教务巡查诊断教师课堂问题,打造高效课堂。

3.找准“突破口”,优化课后服务。继续巩固“双减”成效,全面升级课后服务,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打造一批体育、美育、劳动、科创品牌特色课程,助力学生适性发展。

4.下足“真功夫”,加强作业管理。进一步优化作业管理,探索布置精准作业、分层作业、个性作业,为学生压力“减负”,为作业效果“提质”。切实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实现学生作业数量减少、睡眠时间延长、手机依赖减轻、阅读时间增加、体质健康增强。

5.探索“新路径”,推进学科融合。立足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探究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实践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经验,逐步尝试分层次开展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聚焦立德树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基赋能

1.加强阵地建设,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少先队组织建设,优化升旗仪式,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好宣传栏、黑板报等平台,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2.丰富活动形式,完善育人机制。集思广益、创新模式,通过主题班队会等各项活动让少先队员在践行、体验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结合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

3.细化班级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建立和完善适应学生发展的一日常规管理机制,进一步严格少先队干部值日、红领巾监督岗制度,以监督促改进,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丰富班级文化内涵,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特色班级活动。

4.重视法治、心理、安全教育,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利用晨会、班队会等时间大力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法制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能力。

5.打好“配合拳”,坚持多方共育。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主体责任,扎实开展校长接待日活动,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联系,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六)稳固安全工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实抓校园安全常规工作。做好做细开学校园安全工作,确保值班人员到位、预案预警到位。落实全体教师安全责任制,课间巡查科学安排、全员参与、轮流值守,确保监管巡查“无缝”;定期开展消防、地震等演练活动,进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台账及时整改,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杜绝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2.提升校园环境建设形象力。以“文明县城”“文明校园”的创建为契机,在师生间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扮靓校园人人有责的氛围。

(七)加强后勤工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1.牢固树立后勤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全面改进后勤服务工作,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树立科学管理和超前服务意识,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2.加强电教设备、智慧教室、专递课堂等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管理与维护,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3.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及时维修教学设施、添置设备,做好固定资产登记保管工作。及时做到校务公开,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各项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