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K168716825/202201-00048 | 信息分类: | 县政府办文件 |
发布机构: |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2-01-19 |
文号: | 东政办秘〔2022〕7号 | 发文日期: | 2022-01-19 |
生效时间: | 2022-01-19 | 废止时间: | |
名称: |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至县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制造业占比推进方案的通知 | 信息来源: | 东至县政府办 |
内容概述: |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至县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制造业占比推进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东至经济开发区、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东至县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制造业占比推进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1月19日
东至县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
制造业占比推进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池州市推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制造业占比推进方案的通知》(池制造办〔2021〕1号)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稳定提高全县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以下简称“制造业占比”),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实施“1122”产业提质工程,推动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构建“1+4+3+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全县制造业占比完成县“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二、产业方向
(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技术研发、主导产品、重点项目、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建成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基地、绿色食品基地。
(二)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围绕产业集群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聚焦推进袜业箱包服装等传统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推进科技创新、数据+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附加值、影响力。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企业梯队培育。以切实有效的惠企政策提振企业信心、激发企业活力,加强龙头企业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优秀的企业梯队。“十四五”期间,全县每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户、省级“专精特新”2户、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1户,力争“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二)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打造一批制造精品。实施企业家培训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户,累计培育安徽工业精品2个、省级新产品6个。
(三)提升集群产业链水平。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强基础”、基础产业“补短板”、特色产业“锻长板”、未来产业“抢布局”。培育壮大新材料、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健全完善“1+4+3+1”产业体系。编制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稳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增强产业链韧性。到2025年,形成1个三百亿(现代化工)、1个一百亿(钙产业)、2个五十亿产业(绿色食品、智能装备制造)、2个二十亿产业(袜业箱包服装、文旅大健康)集群。
(四)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修编完善省级开发区发展规划,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一区多园”模式,至少共建2个“园中园”,打造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升开发区综合承载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五)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支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应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十四五”期间,累计建成省级研发中心10家、新增“三首”产品4项。
(六)实施新技改工程。加快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加速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四位一体”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僵尸企业、低效企业的处置,提高开发区亩均税收和土地容积率。“十四五”期间,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个以上、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个;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县经济增长水平5个百分点;累计培育省级绿色工厂2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制造业占比工作专项协调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统筹协调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制造业占比。各地要不断推进制造业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效。县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牵头职责,县有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指导协调,做好年度目标任务跟踪落实。将各地落实情况纳入“十四五”时期县政府对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定期对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调度、通报、督查。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全面开展“三类地”综合整治,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在东至经济开发区、大渡口经济开发区推行“标准地”改革。加强金融要素保障。开展数字赋能普惠金融专项行动,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企业开展直接融资,鼓励银行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稳步扩大和提升制造业贷款规模和比重。加强人才保障,出台特殊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破解企业引才留才难题。推动能耗、环境容量提级管理,严格落实分层分类调度机制。
(三)强化政策扶持。支持企业申报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专项资金、省支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市推进制造业发展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奖补资金、市支持科技创新奖补资金等各类项目资金,出台落实县推动制造业发展奖补政策,加快“专精特新”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切实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拉动项目投资,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常态高效的政企沟通机制,营造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每季度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实“评议机关、评比窗口、考评股长”活动,实施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尊重企业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长三角产业联盟,开展重组合作。
附件:县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制造业占比工作专项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县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制造业占比
工作专项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一、主要职责
统筹协调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提升制造业占比工作,研究推进相关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发展中的普遍性及重点问题,组织督导考核。
二、组成人员
组 长:张 焕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金仁安 县科经局局长
成 员:何理达 县科经局总工程师
胡积周 县发改委副主任
吴建设 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工委委员
郭昌友 县人社局副局长
刘满华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金瑞安 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
郝家来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
王友成 东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经济发展局局长
方升和 大渡口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吴 俊 尧渡镇党委委员
李 洋 东流镇政府副镇长
周泽牛 大渡口镇政府副镇长
查一平 胜利镇政府副镇长
吴义敏 香隅镇政府副镇长
曾志平 张溪镇党委委员
胡学全 洋湖镇党委委员
江 超 葛公镇政府副镇长
林 含 官港镇政府副镇长
林贝贝 木塔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
谢相丞 花园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
章志祥 昭潭镇党委副书记
王建明 泥溪镇政府副镇长
郑根杰 青山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
施 俊 龙泉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
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经局,承担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金仁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何理达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