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 东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主题分类: | 社会组织 / 就业创业 / 劳动、人事、社保、监察 / 其他 |
名称: | 关于印发《东至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 文号: | 东人社秘〔2018〕126 |
成文日期: | 2018-10-15 | 发布日期: | 2018-10-30 |
政策咨询机关(起草人): | 东至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科室 | 政策咨询电话: | 0566-5292986 |
问: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什么情况下会被摘牌
答:自然退出或被强制退出的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文注(撤)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具体负责摘牌。 1.自然退出。技能大师工作室所在单位依法破产、倒闭、机构设置调整等情形终止法人资格,丧失生产经营资质及能力或不再继续履行职能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带头人因退休、离职、转岗、死亡等原因离开本单位、本岗位,不适合存续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所在单位自主申请要求注销的。 2.强制退出。技能大师工作室所在单位违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法律法规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撤销法人资格,或因政府宏观政策被依法无限期关停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未按相关财经制度规定使用管理财政补助资金,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社会影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经考核评估不合格,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在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认定、工作成果申报评鉴中弄虚作假,情节严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由所在单位及时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告,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县人才办、县财政局执行强制退出制度或更换其它符合条件带头人: (1)近五年以来有违法违纪行为,在纪检监察、计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受过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的。 (2)职业道德低下,有不廉洁、不诚信行为的。 (3)正在接受纪检、司法机关等相关单位调查的。 (4)参加或组织他人参加非法组织或活动,恶意造谣、散播反动言论的。 (5)有其他劣迹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 我们希望更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入到建设家乡的队伍中来,发挥你们的专业技能,为共建新阶段现代化“三美东至”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
问: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申报程序
答:技能大师工作室必须由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出申请,申报材料应包括: 1.《东至县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表》; 2.申办报告,内容包括申报工作室名称(可以技能大师个人命名,名称为“领衔人姓名+职业(工种)+技能大师工作室”;也可以企业命名,作为企业多位技能大师发挥作用的平台,名称为“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和工作室成员简介、工作室基本条件、单位对工作室的支持措施以及工作室建立后的工作开展计划、主要工作方向等; 3.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和成员的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 4.申办单位的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 5.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县级及以上获奖证书和技术认定、出版物、新闻媒体报道、技术创新、有关单位的证明等。
问: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申报条件是什么?
答:技能大师工作室是由具有绝招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带头人依托企事业单位、行业研发中心、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载体领办或创办。工作室一般设在企事业单位班组、工段、实训(研发)中心等场所。申报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试点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大师(在我县工作,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能够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专业素质突出,业务技能拔尖,在工作岗位表现出色,身体健康,年龄在60周岁以下并符合下列条件者:中华技能大奖、安徽技能大奖、池州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首席技师,全国、全省、全市技术能手,行业、省、市技术能手,行业公认有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 2.有工作室和必备的工作条件(有单独的办公室及办公条件,有进行技术革新、创造所需的设备、设施,配备了工作人员或助手,有必要的经费支持,有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3.有项目(有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工艺难题或技改项目,这些项目交由领衔的技能大师组织完成)。
问: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职责任务是什么?
答:1.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传、帮、带,加快培养一批技能考核鉴定合格的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 2.组织重大技术技能革新的技术攻关项目,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并将创新成果、绝技绝活、具有特色的生产操作法及时总结推广; 3.承担和参与行业性、区域性技能技术培训、交流、协作和推广活动,推动行业、区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问:什么是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答:为贯彻落实《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池政〔2017〕51号),根据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人才办《关于印发〈池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池人社发〔2015〕1号)要求,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县财政局、县人才办等相关部门考察评估确定,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命名,选择在生产、服务一线,具有高超的技能技艺、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领办的,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