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文件库 >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事业单位 / 社会组织 / 个人全生命周期 / 企业全生命周期 / 东政办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至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东政办〔2019〕35号
成文日期: 2019-12-09 发布日期: 2019-12-09
政策咨询机关(起草人): 县文旅局 政策咨询电话: 0566-3321578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至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2-09 11:50
来源: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962
字体大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县直有关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东至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9129

 

东至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我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926号)《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池政办〔20193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安全可靠、快速高效、资源整合的原则,根据国家和省应急广播标准规范要求,部署应急广播终端,建立县级应急广播平台,配套完善乡镇、村适配平台,实现纵向与上级应急广播平台连接、横向与本级政府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连通。2019年,全面启动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具体方案,明确推进计划。到2020年,完成我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任务20%以上。到2021年,完成我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任务30%以上,推进应急广播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有机结合。到2022年,初步完成本地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基本建成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分级负责、安全可靠的全县应急广播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应急广播平台。

1.建立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包括制作播发、调度控制两大系统,对应急信息进行收集、汇聚和共享,按照统一标识、统一播报方式等要求,制作应急广播消息。县级应急广播平台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平台之间建立专线链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多种应急广播消息发布模式,制定相匹配的网络资源调度预案,及时有效调度控制传输覆盖网络资源,进行应急广播消息的分发。

2.推进应急广播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有机结合。把主流舆论宣传寓于日常信息服务和应急服务当中,实现系统资源共享、信息内容互通,不断深化拓展应急广播的宣传、服务功能。建立县级应急广播融媒体制作播发平台。

(二)完善传输覆盖网络。

1.建设主备信号传输通道。建立以全县现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网络为基础,以通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为补充的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络。信号传输方式中,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两种以上的信号传输方式(须含调频广播),在县级应急广播平台的统一调度下,达到通道备份和覆盖资源最优利用的目的。

2.优化有线电视覆盖网。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应与县级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分别通过光缆、微波建立传输通路,采用IP 方式和以太网接口,传输应急广播消息。县级有线数字电视前端部署相应的应急广播适配器并进行相关技术系统改造,接收本级应急广播平台发送的应急广播消息,按照有线电视标准以及相关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发送唤醒指令,实现有线电视机顶盒终端的自动唤醒和强制接收,并以滚动字幕或切换频道图像、伴音等方式播发应急信息。

3.完善广播覆盖网。完善东至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同步覆盖网,解决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易发区以及公路隧道等重点区域的覆盖盲区问题;完善本地调频广播信号覆盖。部署发射机应急广播适配器并进行相关技术系统改造,接收应急广播平台发送的应急广播消息,通过调频副载波、音频基带等方式,实现覆盖区域内终端的自动唤醒和强制接收。

4.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建设。部署应急广播适配器并进行相关技术系统改造,接收本级应急广播平台发送的应急广播消息。按照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以及相关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发送唤醒指令,实现终端的自动唤醒和强制接收。

5.建设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按照《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配套完善乡镇、村适配平台。采用IP方式和以太网接口,与县级应急广播平台进行连接,接收应急广播消息;采用调频副载波、TSIP等方式传送唤醒指令和音频信号到应急广播终端,实现终端的自动唤醒和强制播出。

(三)部署应急广播接收终端。

1.加强户外终端建设。实现农村行政村户外终端全覆盖,进一步加强灾害易发区、人口密集区、救灾避难场所、公交车站、社区广场、重要经济目标及毗邻区、防空地下室、高速公路隧道等重点区域户外终端建设。应急广播户外终端应支持两种以上的信号接收方式(须含调频广播),且具备强制唤醒功能,每个行政村至少配置一个具有不间断电源的多模终端。

2.加强室内终端建设。积极探索具有应急唤醒功能的有线、无线入户终端部署。主动对接人员密集区域(包括城市社区、广场、商场、校园、医院等)的公共接收终端,实现应急广播更大范围的覆盖。

三、实施路径

(一)制定建设规划。要深入摸底调查,充分了解本地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村村响”广播系统以及制播能力等方面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规划,坚决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要落实“多规合一”要求,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规划顺利实施。

(二)制定实施方案。要充分考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复杂性,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将人力、物力、财力向重点任务倾斜,提高工程建设流程精细化水平。

(三)规范工程实施。各有关部门和乡镇于20191210日前完成本辖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由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汇总,经省市广播电视局审核同意后,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管理相关规定组织实施。要规范建设流程,加强监督审核,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确保应急广播系统规范化、可贯通、成体系。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筹协调推进,狠抓任务落实,并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任务纳入对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各有关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将应急广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范畴,加快建立领导机制,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调度指挥,分管负责同志具体协调推进,确保按要求完成本地区建设任务。

(二)明确工作职责。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设置应急广播分控系统,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发布、宣传、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预警信息。水利部门要将已建的无线预警广播系统与应急广播建设有机结合。应急管理部门要将应急广播纳入全县应急体系建设内容,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利用应急广播开展预警信息发布、人员疏散避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林业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在各类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生态重点区域部署应急广播,宣传森林防火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发布预警信息。气象部门要完善预警发布和反馈机制,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的有效对接和信息靶向发布。供电部门要做好应急广播平台和户外终端的供电保障,加强应急状态下的应急广播系统供电保障。其他有关部门要结合单位职能,加强对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支持、参与和配合。

(三)强化经费保障。县财政部门要尽快落实建设资金,统筹安排运维经费,加强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和绩效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四)建立长效机制。县融媒体中心要加强对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管理,县直有关部门建立监督考核制度、信息通报机制,跟踪调度工程进展和工作绩效等情况。建立健全应急广播技术维护、运行管理等机制,确保应急广播长期发挥作用。

 

附件:1.东至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清单


附件1

 

东至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长: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李永中  县广播电视台台长

金仁安  文化和旅游局(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万晓乐  县政府办党组成员

  员:    尧渡镇党委委员

胡晓玲  东流镇党委委员

胡润生  大渡口镇党委委员

黄全忠  胜利镇党委委员

陈玉彬  香隅镇党委委员

曾志平  张溪镇党委委员

查国文  洋湖镇党委委员

姚立江  葛公镇党委委员

徐之平  官港镇党委委员

汪志民  木塔乡党委委员

谢相丞  花园乡党委委员

谭德宝  昭潭镇副镇长

姚东东  泥溪镇副镇长

唐松年  青山乡党委委员

    龙泉镇副镇长

英文新  县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

陈国胜  县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工会主席

陈和平  县公安局副局长

朱国平  县财政局副局长

    县水利局副局长

程晓迪  县林业局主任科员

金瑞安  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

计桂生  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

张剑萍  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

王有德  县气象局副局长

邹桂兆  县广播电视台总工程师

朱得明  东至供电公司工会主席

周庆迪  文化和旅游局(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金仁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全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清单

 

县级应急广播及大喇叭系统项目

1

县级管理平台建设

调度控制系统及大喇叭管控

包括日常广播、应急切播、资源管理、调度控制、生成发布、系统监测、大喇叭管控和效果评估等部分。

2

大喇叭乡镇平台

实现对本乡镇内、街道的应急信息发布

包括应急广播分控系统、数字编码控制器等设备。

3

大喇叭村平台

实现对本行政村内的应急信息发布

包括数字编码控制器、UPS不间断电源等设备。

4

应急广播收扩机(或音柱)

按照每村委会(居委会)8个进行配置,具体数量由各县按照实际情况配置

 

具备多模接收(FM-RDSDVB-CDTMBIP4G全网通等,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种以上接收方式),支持软件在线升级,具备有线IP (4G)数据回传功能;必须具备FM-RDS接收功能,包含双调谐器接收模块,实现对设定频点的轮询功能等。

5

机动应急广播系统

机动应急广播系统

主要包括载车平台分系统、电子信息分系统、综合保障分系统三个部分构成。电子信息分系统是应急广播车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信息发布、通信保障、通信安全子系统等三个部分。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在线播放PDF文档... 你可以下载该文档到本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