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文件库 >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个人 / 企业 / 营商环境 / 东政办 / 综合政务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其他
名称: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实施意见 文号: 东政办〔2012〕47号
成文日期: 2012-07-20 发布日期: 2012-07-20
政策咨询机关(起草人):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科 政策咨询电话: 0566-7015201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2-07-20 17:46
来源: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964
字体大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香隅化工园区管委会,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区)管委会筹备组,县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实施意见》(池政〔201219号)精神,进一步遏制各类侵权假冒行为,提高我县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经县政府同意,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农资、建材、机电、汽车配件等重点商品及著作权、商标、专利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始终保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下简称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高压态势,切实加强监管,强化执法协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形成诚信守法、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著作权保护力度。加强市场监管,以查处大案要案为抓手,以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为重点,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强化网络版权保护环境。加大对音频、视频及文学网站、网游动漫网站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监控力度,重点围绕热播影视剧、新出版图书、网游动漫、音乐作品、软件等,严厉打击未经许可传播他人作品以及通过网络兜售盗版音像、软件制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盗版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等侵权行为。加快推进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确保县直部门、管委会软件正版化工作近期完成。坚持“有计划、分步骤”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

(二)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以食品、药品、化妆品、农资、建材、机电、汽车配件等为重点整治产品,以商品集散地、侵权假冒伪劣案件高发地以及网络商品交易为重点整治领域,重点查处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涉外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加大案件查处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加强涉嫌商标犯罪案件的移送,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执法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个体工商户、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机制,强化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督、规范和查处。(牵头单位:县工商局)

(三)强化专利权保护。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有效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增强全县专利管理和保护能力。严厉打击涉及专利权的诈骗行为,遏制重复性、群体性的专利侵权行为。重点查办一批侵犯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权且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强化展会专利权保护工作,加大涉外专利权保护和处罚力度。(牵头单位:县科技局、县工商局)

(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生产企业监管,强化市场巡查和产品抽查抽检,对发现的侵权假冒线索,深挖生产源头和销售网络,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的“黑作坊”、“黑窝点”。深入开展执法打假,重点查处以假充真,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和国内外地理标志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一批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售假冒伪劣大案要案。创新监管手段,完善重点产品追溯制度,推动落实生产企业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质量承诺制度。(牵头单位:县质监局)

(五)强化企业质量源头管理。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开发和生产装备水平。开展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培育工作,扩大我县工业企业品牌效应。加强企业质量培训和典型经验宣传,推动中小企业质量服务平台建设,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鼓励企业争创质量奖,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县经信委)

(六)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侵权假冒行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规范药品采购、储存、调配、使用等环节,加强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干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严格市场监管,依法取缔“黑诊所”。依法打击餐饮服务环节使用劣质原料和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和非法销售血液制品、疫苗等违法行为。加大对非法收售药品行为的整治力度,依法取缔非法收售药品“黑市场”。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劣药品和非法渠道购销假劣药品行为。(牵头单位: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七)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打假工作,强化对主要农作物品种的保护。依法打击无证生产、“套牌”生产及销售授权品种的行为。清理核查种子生产许可证发放情况,从源头防止侵犯品种权人合法权益和行为。开展重点种子企业及生产基地摸底排查,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农产品保护。(牵头单位:县农委)

(八)强化刑事司法打击。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重点案件,对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案件,公安机关要及时立案侦查,明确责任主体和办理时限,发掘案件线索,深挖犯罪组织者、策划者和生产加工窝点,摧毁产供销产业链条。相关部

4

门要积极支持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加大对重大案件的会商协调力度,推动案件顺利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支持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和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职责,支持配合法院做好侵权假冒案件审理工作,依法严惩犯罪分子。(责任单位:县有关单位)

(九)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县商务局作为打击侵权假冒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牵头单位,要加强部门间信息传递,统筹协调重大案件的办理,建立部门联络员、联席会议、案件咨询等制度,及时会商复杂、疑难案件,研究解决衔接工作中的问题。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与司法部门的工作衔接,依法及时移送涉嫌刑事犯罪的侵权假冒案件,严禁以罚代刑。公安机关要对行政执法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或线索及时调查,依法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决定。公安机关依法提请行政执法部门作出检验、鉴定、认定等协助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司法机关应积极支持行政部门依法办案,强化协调配合。根据市政府要求,逐步健立打击侵权假冒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之间执法、司法信息互联互通。除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外,行政执法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案件信息录入共享平台。对涉嫌犯罪案件不移送、不受理或推诿的,由监察部门或检察机关依纪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责任单位:县有关部门)

(十)强化宣传教育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播渠道,加强打击侵权假冒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积极报道尊重知识产权、重视创新、遵纪守法的典型,积极报道各部门打击侵权假冒的具体措施、工作进展、取得成效。曝光群众反映强烈、涉及民生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典型案例,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识假防骗知识。推动重、特大案件公开审理,以案说法,震慑违法犯罪分子。针对社会关注知识产权、食品药品等热点问题,及时组织访谈报道,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部署,统一领导全县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推动长效工作机制建立。督促检查各部门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督查侵权假冒重大案件办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制定加强监管的具体措施,指导和督促基层开展工作,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执法信息共享、案件查处有力、机制逐步完善”的工作格局,确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职责,抓好组织实施,逐级分解落实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各项任务。要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开展督促检查。领导小组要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适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要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效果以及案件查处情况及时报至县商务局。

(三)形成监管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确保打击侵权假冒取得实效。领导小组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建立执法协作特别是重大案件沟通协调机制,完善立案协助、调查取证、证据互认,协助执行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协调会,及时沟通信息,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四)提升执法能力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队伍业务知识培训和作风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执法文书制作,完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五)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执法相结合、提高执法水平与提高执法效率相结合、严格责任与强化协作相结合,强化制度建设。建立举报投诉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保护知识产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六)畅通举报渠道。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现有举报投诉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充分发挥12312”商务举报投诉电话、“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电话、“12365”产品质量投诉举报电话和“12390”侵权盗版举报电话平台的作用。提供快速、便捷的举报、投诉、申诉和咨询渠道,及时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线索。建立和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举报侵权和假冒伪劣行为。

(七)建设诚信体系。把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作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诚信档案,记录有关身份信息和信用信息,推进信用信息系统互连互通,实现信息共享。完善违规失信惩戒机制,将严重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查询和披露制度,引导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增强诚信意识。

附件:东至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附件

 

东至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

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吴东山

副组长:周庆林(县政府办)

刘汉文(县商务局)

  叶一平(县委宣传部)

周革盛(县法院)

凌留楷(县检察院)

  刚(县发改委)

谭寿松(县经信委)

  斌(县公安局)

汪敬阳(县监察局)

赵丽云(县司法局)

张增玲(县财政局)

  泽(县农委)

张国利(县商务局)

叶桂霞(县文广新局)

张福东(县卫生局)

胡腊保(县科技局)

刘向新(县国税局)

周长银(县地税局)

  波(县工商局)

姚方宏(县质监局)

裴忠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周伯忠(县林业局)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张国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在线安装], 或下载本PDF文档 [点击下载]。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在线播放PDF文档... 你可以下载该文档到本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