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昭潭镇“法润乡村”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21 17:20
来源:昭潭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2023
昭发〔2023〕7号
各村、各部门、镇直各单位: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着力构建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体系,深化农村和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常态化组织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普法宣传工作,有效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根据《东至县“法润乡村社区”行动方案》,镇法宣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制定了《昭潭镇“法润乡村”行动方案》,现将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中共昭潭镇委员会
昭潭镇人民政府
2023年2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昭潭镇“法润乡村”行动方案
一、目标任务
着力解决普法与司法、执法、法律服务之间融合度不高,分众式菜单式普法针对性不够、“大水漫灌”模式尚未转变为精准普法模式,农村和基层法治宣传教育“人员难集中、时间难安排、内容难深入、效果难体现”等突出问题,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以提高基层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以交通安全等10个领域为重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现代化“双美”昭潭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措施
(一)明确村普法重点内容
1.各村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基层普法工作首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发挥好各类基层普法阵地、宣讲队伍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
2.各村持续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织好“12 · 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宪法教育,推动宪法法律进农村;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组织开展民法典主题宣讲活动。
3.各单位深入开展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0个领域重要法律法规普及工作。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紧紧围绕专项行动主题,采取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面向村群众的法律法规主题普法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二) 推动村普法阵地建设
1.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2022年底前实现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到2025年底,全县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公园(广场),至少有一个普法大讲堂。
2.提高阵地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法治文化阵地的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要实行动态管理维护,确保设施完备;推进法治文化与地方、行业特色文化有机融合,探索打造一村一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
3.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有效阵地。城建办与法宣办加强协同配合,推动“口袋公园”建设,要体现法治元素,要积极探索将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百姓评理说事点、人民调解室等做法,统筹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机构等载体平台,加强村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三)创新村普法形式和载体
1.以群众视角和语言开展精准普法。在留守老人儿童较多、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运用“乡村大喇叭”、应急广播、标语等方式,打通“最后一公里”。
2.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党委宣传部门、文化部门、法宣办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民法典宣传月”“三下乡”“农民丰收节”“宪法宣传周”等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下基层,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组织法治文艺团体定期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每个村每年组织开展 1次以上基层法治文化活动。
(四)充实村普法力量
1.加强村普法人才培养。推进普法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加大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力度,规范村法律顾问工作,培养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2022年底全镇每个行政村“法律明白人”不少于3个、2025年底不少于6个;2025年底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户“学法用法示范户”。
2.壮大社会普法力量。加强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队伍建设,组织支持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开展志愿服务,2025年底前每个乡镇建立一支社会化普法志愿者队伍并有效运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镇法宣办加强对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推进体系,着力构建“行动方案+年度普法工作要点+五年普法规划”的全链条工作推进模式,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组织推动、督促指导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供给。财政部门把普法工作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按规定把普法工作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工作表现优秀、工作成效突出的“法律明白人”列入普法、乡村治理等工作表彰范围,在发展和培养党员、村干部、聘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时予以优先考虑。
(三)做好监测考评。我镇营桥村作为县法润乡村监测点并报县法宣办备案,通过巡查、暗访、抽查等多种形式,对10个领域实施本行动方案开展常态化法律普及工作情况等进行观察收集,作为年度党委、政府相关工作考核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