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4-0.6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中医专业医学生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聘用工作。深化基层中医药人事改革工作,开展中医人员“县管乡用、乡管村用”试点,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轮流到基层服务。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进人员按比例配备制度,保证每年新增医师中医比例达到30%左右。保持基层中医药队伍稳定,中医药基层人员原则上不能改行,已改行从事其他专业的中医药人员要逐渐归队。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有1名以上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85%以上的村卫生室配有1名以上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或医师、助理医师。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建立机制,对现有基层中医药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外出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十三五”期间,培养中医临床技术骨干15-20名,开展短期中医药培训500人次。县中医医院建设1-2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吸引、鼓励名老中医培养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加强在职基层中医药人员学历教育,提高其学历层次和水平。加强基层西医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在职在岗以西医药知识为主的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临床类别医师等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规范和提高其运用中医药诊疗知识、技术方法处理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鼓励基层西医人员提供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