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文件库 >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东至县教育体育局 主题分类: 儿童青少年 / 事业单位 / 科技、教育 / 其他
名称: 部门解读:《东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文号: 东教体基〔2020〕36号
成文日期: 2020-12-18 发布日期: 2020-12-18
生效日期: 2021-12-18 废止日期:
部门解读:《东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18 15:53
来源:东至县教育体育局
浏览次数:935
字体大小:[||]

一、背景和依据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精神,我县制定《东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二、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必须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二是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作用的现实需要。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为落实中央《意见》要求和省市《实施意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我局制订了《实施方案》。

三、起草过程

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劳动快乐、劳动光荣的良好品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相关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我局组织专门力量起草了我县《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在起草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中央文件,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先后征求了12个县直部门、主城区部分中小学和我县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德育工作者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了今天提交会议的《实施意见(送审稿)》。

四、工作目标

主要针对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提升职业荣誉感和服务社会的情怀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认知目标。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识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能力目标。提高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德育目标。营造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劳动情感,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五、主要任务

一、主要对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科融合、区域特色、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家校共育、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评价结果使用以及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体系完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作出具体安排。

二、主要就加强协调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评价机制、强化安全保障、注重总结宣传几方面内容进行部署,确保劳动教育工作在学校的顺利实施。

六、保障措施和实施途径。

《实施方案》聚焦师资、经费、场所以及专业支持四个方面,切实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支撑保障。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开展全员培训、专项培训,提高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建立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完善学校建设标准,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理论实践研究和指导,设立专项研究课题,为教研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