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63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12 11:19 |
“老板,你看这个扎得可行?今天这一块我们应该都能干完。”近日,在尧渡镇大庄村“新乡人”汪本源投资的食用菌基地,余家年和其他村民分工有序,忙得热火朝天,“现在正值农闲,我来基地做事,也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今年5月份,汪本源来到大庄村,承包80余亩土地,短短数月便已见成效,“虽然不是本村人,但不管是村两委还是村民都对我照顾有加,跟家人一样,在这里发展我信心满满。”
大庄村山水相依、农田阡陌,有“大美庄园”美誉,既是东至县的粮仓,也是远近闻名的粮油基地。近年来,该村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发展理念,以“新乡人、原乡人、归乡人”为主体,聚力打造和美乡村。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从2019年的8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108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20万元。期间,汪本源等一批外乡投资者被吸引而来,在此创业。截至目前,全村注册企业7家,其中规上企业2家。“对于前来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我们不仅提前做好修建道路、通水通电等基础保障工作,还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帮扶服务。”村党总支副书记徐晓生说,“东至县伴亩东耕有限公司2019年落户,主要种植金丝皇菊、婺源菊,前不久基地迎来大丰收,但人手不足,村里便组织党员志愿者前去帮忙采摘。” “筑巢引凤”聚人才,“固巢养凤”谋发展。安徽大庄植物油有限公司是当地“固巢养凤”的典型。未进大门,一股浓郁的油香扑面而来。生产车间内,一瓶瓶鲜榨菜籽油在全自动设备操作下有序灌装、新鲜出炉。3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农村小作坊,如今发展成一家拥有一条年产5000吨浓香菜籽油生产线,全自动生产、加工灌装食用油规上企业。
“在村里的鼎力协助下,近年来,我们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方式,成功建成面积8000多亩的绿色油菜基地。”公司负责人童建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带动周边400多户村民种植油菜,户均增收3000元,基地、车间均培养出一批“能工巧匠”,在种植、收集、加工、运输、售卖产业链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大庄模式”。小路尽头,记者偶遇83岁的村民陈桂凤,虽腿脚不便,可她爱往新建的小广场上溜达。“现在村里道路硬化了,房前屋后干净了,多出来走走,心情好得很,过去可没有这条件咧。”陈桂凤笑着说,村里发展得好,归乡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童济舟正是“归乡人”之一。“这几年村子的变化看得见,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就业机会多了,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回家发展大有可为。”去年3月,童济舟决心回乡创业,一边承包300余亩农田发展农业,一边参加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并顺利成为大庄村民兵营长。“一年多来,我全程参与大庄村和美乡村建设,我不图名,只想为家乡父老做点实事。”童济舟说。
村庄变靓了,也变热闹了。“从2019年大庄村启动人才回归战略以来,目前有5位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返回大庄村创业,我们希望更多有情怀、有想法的年轻人回来建设家乡。”徐晓生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