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话民生】洋湖镇“四举措”扎实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
洋湖镇聚焦人民群众“逝有所安”的殡葬服务需求,扎实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截至目前,洋湖镇一期公益性公墓项目已建设完毕,稳步推动迁坟工作,有主坟已迁入700余棺,无主坟已迁入727棺。
强化“3项”资金投入,让保障更有力度。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到位。投入资金485.3万元,建成占地49.8亩的公益性公墓1处,建设单墓穴1310座,双墓穴470座,配套建设生态停车场、路网、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二是管理人员配备到位。购买公益性岗位形式配备管理人员2名,确保服务管理到位。三是运营经费保障到位。争取由本级财政每年拨付20万元运营经费,确保公益性公墓正常运营。
健全“3项”政策制度,让管理更有尺度。一是明确公益属性。印发《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规范公墓申请、运营管理,统一墓位标准、大小、样式等,并明确免费安葬的公益属性。二是优化服务环节。制定《公益性公墓办理安葬流程图》和《公益性公墓管理制度》,健全环境卫生、值班巡查、信息管理等制度。三是做好用地规划。严格落实《东至县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若干措施》,从顶层对未来殡葬用地进行系统全面规划,突出规划的公益性。
细化“3项”安葬措施,让公益更有温度。一是扩大安葬范围。将公益性公墓安葬对象范围由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扩大至全镇居民均可安葬。二是突出公益属性。对在公益性公墓安葬的群众实行费用全免,减轻群众丧葬负担。三是引导集中安葬。通过村民动员会、群众代表会等形式拟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组织,营造厚养薄葬、从简治丧的文明新风。
突出“2项”绿色生态,让安葬更有厚度。一是倡导生态安葬。结合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共建设用地面积33200平方米,建设单墓穴1310座,双墓穴470座。二是打造环保墓园。科学系统造林造园,提高绿化覆盖率,顺势利用山形地貌及河流水源,有效解决墓区硬化石化白化等问题,把洋湖镇公益性公墓建设为绿色生态墓园。(撰稿:刘培军;审核:潘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