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坚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对标县委、县政府“一极三地一门户”发展定位,贯彻“尧东一体化”战略主线,加快“五区”、“四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7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以上;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目标任务要求。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农业高效,推动“两强一增”取得新成效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专项资金促进特色农产品发展;力争扩大稻虾种养规模,总面积达到1.4万亩;做实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新增油茶种植面积4000亩,建设油茶精深加工生产线,加大研发力度,促进油茶高质化利用水平。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响安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
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加强省级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推进科技强农,着力在种子种苗选育、绿色生态种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机械强农,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推广应用。持续推进品牌兴农,进一步提升东流优势农产品的美誉度与附加值,围绕水稻、龙虾、蔬菜、食用菌、特色林业五大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发挥带动作用,建设绿色高效生产加工基地,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构建集特色基地、加工销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二、坚持转型升级,推动提质扩量增效取得新进展
紧扣转型升级大方向。我镇工业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持续投入,主导产业逐渐明晰,发展后劲日渐增强。今年钙镁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非金属材料首位产业,借助与中建材的深度合作,大力发展钙产品深加工,加快钙产业项目引进,围绕钙业在新材料、钙下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全面推进东流码头整合。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积极做好东流港公共码头一体化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推进矿、港、廊、园一体化,建设现代化港口物流园;工业园区优势产业效益进一步显现。聚焦培育矿产品深加工、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东流特色的主导产业。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2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家,积极筹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引进招商项目10个,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年增长率达到5%。
做活“双招双引”大文章。坚持用三分之一以上的精力抓招商、抓项目、抓服务,开展“双招双引突破年”和“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施精准强链补链延链招商,力争新引进省外亿元项目6个。深入开展抓签约促开工,抓在建促投产行动。一是紧盯在建重点项目。力促安徽汇辽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平方米GRC构件二期项目2月下旬全面投产。东至东方纸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强瓦楞纸生产线改扩建项目6月底竣工投产。二是紧盯落户项目。确保总投资12.45亿元安徽致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功能环保型可降解聚合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于2月份开工建设,年底前竣工投产。总投资1.5亿元安徽浙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0平方米低温微熔覆耐腐抗磨新材料项目于2月份开工建设,力争8月份竣工投产,年底前达产达效。三是紧盯营商环境优化。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聚焦镇区内企业诉求,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招工引才,在企业的办、落、建等全过程开展“保姆式”“一站式”“全程式”服务,让落户企业来时顺心、驻得安心、做得舒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坚持文旅融合,推动锻长补短取得新突破
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配合做好小七里湖文旅项目规划设计衔接工作和项目落地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修建小七里湖南路便道,让小七里湖与陶公祠、东流老街有机连接;完成东尧生态绿道建设项目;完成“飞地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
加快打造东流菊邑文旅小镇。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民宿等新业态,招引个体工商户及企业进驻老街,开展特色农产品售卖、特色小吃、餐饮、咖啡馆等业态,让老街在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兼具烟火气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经营性旅游服务设施和其他配套旅游项目,谋划筹办丰收节、菊花节等文化旅游活动。
四、坚持生态宜居,推动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干净整洁有序,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高标准推进“五清一改”环境整治,坚决完成县三级干部会议通报问题整改。深化“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美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沿线路域环境。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破除城市治理“顽疾”,让“背街”不乱、“小巷”更美。高标准完成塔青湖、密丰村两个市县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建设。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落实河、湖、林、田长制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纵深推进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加强岸线整治和资源管控,持续实施长江禁捕退捕行动,推进上下游联动、江河湖库协同治理,全面打造长江东流段生态廊道。
五、坚持三农为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跨越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开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排查,加强对脱贫不稳定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抓实村级集体经济和扶贫项目两个基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引领、分类推进乡村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4000亩。完成尧渡河欧窑至东流老闸段除险加固工程。实现进港道路工程建成通车;东尧绿道完工并通车。完成11公里农村道路工程养护;完成东流镇桥东回民村四号沟护砌工程。争取东流水厂除险扩规项目(日产10000吨)建设。推进北苑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引进物业管理机制。
六、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民生事业取得新发展
抓实疫情防控。时刻保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高效运转,严格落实重点人群排查、重点场所管控,持续稳妥推进无疫小区创建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创新社会治理。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扎实开展重复信访、信访积案集中治理。推进“八五”普法,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守护好一方平安。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积极申报创建城北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干好政府工作,必须提高政府系统战斗力。我们将切实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对标对表强化政治建设。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忠诚体现在政府工作各个方面。
依法依规深入厉行法治。坚持把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入实施“八五”普法。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努力把各方面“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发展“真招数”。
全心全意践行为民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用心用情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强化调查研究,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常态化开展访民情、集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工作,将心比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知重负重勇于担当作为。持续强化学习型政府建设,增强干部双招双引水平、产业感知水平、政策应用水平、难题破解水平,让我们的干部队伍懂业务、知政策、善执行、接地气。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建立清单化、闭环式抓落实机制,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决不能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
从严从实建设廉洁政府。践行“三严三实”,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减“三公”经费支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实施细则,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保持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