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至县规划蓝图 > 区域规划

洋湖镇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阅读次数: 来源:洋湖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2-17 10:09
【字体大小: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做好2023年工作意义重大,洋湖镇已经做好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充分准备,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洋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指导下,抢抓重点项目建设机遇,奋力推动全镇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坚持项目主引擎,拼速度、抢进度,打造绿色矿业新城。一是加速推进东至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暨矿业绿色发展一体化项目建设,目前廊道项目主线征地工作已全面启动,安置点和墓地规划编制以及土地征收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实施以企招商、以情招商、政企联合招商战略,建立招商网络,优化营商环境。三是按照“投产项目抓达效、在建项目抓竣工、规划项目抓开工”的思路,力促项目建设。奠龙全域土地试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已通过省厅审查并报部备案,将启动项目建设招标;做好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建设,推进洋湖镇传统特色食品深加工等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扶贫小额信贷等方式增加村民收入带动村民增收,通过资产收益分红方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谋划推进商贸小街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打造具有引领力的商居一体区域消费中心,加强统筹,拉动就业。

扎根农业主战场,拼特色、增效益,擦亮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品牌。按照“培植龙头、壮大基地、带动农户”的思路,实施“三步走”:一是龙头带动。推进卢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洋湖洋康生态、笔架山农业科技公司等企业建设上档升级,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对新兴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科创引领。通过农产品深加工,补链条、树品牌,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农业附加值,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转型蝶变。着力谋划打造农产品供应链综合服务产业园,以瓜蒌、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为依托,通过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产品质检等第二产业的发展,配套电商服务平台,延伸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重点扶持。紧贴本镇发展特点,围绕富硒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扶持发展茶叶产业、培育特色果蔬以及富硒大米等产业。注重农业招商引资,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积极引导各村实施“一村一品”,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引进成功发展经验,增强发展信心和决心,实现“要我种”向“我要种”转变。请各村在土地流转、“小田变大田”、撂荒地整治、农业生产“大托管”等工作上依据本村实际理清思路,找好资源,积极谋划,发挥规模种植优势,提升土地产出效益。

突出生态主抓手,拼实效、添颜值,拉高环境整治新标杆。持续深入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迅速开展春季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和落实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全面清理解决现有养殖业污染问题,杜绝新的污染源。完善提升现有节点,发掘打造新节点,发挥“领头羊”效应。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抓好“五清一改”工作,尽快组织安排招标和施工。加快推进洋湖镇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建设,切实改善市场交易环境和条件。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抓紧完善道路、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把握党建引领主基调,拼创新、增福利,树立农村基层治理新典型。坚持信用网格管理,加大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力度,建立推广积分制和清单制,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提升乡村“治理度”。将“乡风文明议事厅”、“信用积分超市”、“网格化治理”等相关成功典型逐渐扩展到全镇,为老百姓参与村级事务提供平台,让人民群众获得真正的实惠。高效完成信用村建设数据采集工作,力争将信用户比例达到75%以上,14个村均能被评定为信用村。充实《洋湖镇党建引领信用村福利清单》,对信用户福利进行明确,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信用村建设的积极性,助力乡村治理。探索建立针对信用户的“惠民大礼包”,与集镇的一些超市、药店、菜摊等合作,给予信用户一定的优惠折扣,加强与市县进行沟通对接,从医疗、住房、交通等各个方面拓展,让老百姓切实看到福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