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产业融合升级,汇聚经济发展动能
1.扎实抓好现代农业促进增收。巩固提升烟叶、菊花等传统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油茶、中药材种植等优势产业和辖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拓宽思路,围绕自主开发和项目扶持两个关键,引导群众向中药材深加工、肉类产品深加工等新业务和边贸互市方向发展经济。
2.聚焦“一镇一品”壮大集体经济。在叶桥、青山村育苗100亩梅干菜种植基础上,抢抓冬闲时间,全力完成2023年度集体经济村级联盟组织东阳村、青山村、叶桥村、双河村、双港村合作共建种植1000亩梅干菜产销融合项目。积极申报500亩油茶金银花套种项目建设。依托同德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扩大汉防己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亩,积极支持申报“东至防己”为“十大皖药”品种,通过打响主打产品,倾力打造集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做亮“一镇一品”。
3.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依托11.3万亩丰富林业资源积极争取承接国家储备林项目,积极谋划,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多方参与,采用股份制、联合体经营等多种方式,一二三产业联动,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巩固省级生态乡镇创建成果,充分发挥池州一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推进旅游综合设施的改造升级工作。依托中村村特色经果林一期、二期项目建设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优化管理,壮大生态观光旅游项目。
4.加快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做好华电福兴二期100MW风电场项目各项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双港村省级美丽中心村建设;加快推进集镇新区二期开发,提升集镇服务功能;加速推进青山自来水厂主体工程建设;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工程。
二、夯实乡村发展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全力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好安防工程、扩面延伸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昭青公路改扩建工程早日立项;以新一轮“一规四补”水利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推进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建设,补齐洪灾受损后的水利短板。
2.加强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以“双提升”工作为重要抓手,依托“平安乡镇”信息系统对辖区实行网格化管理。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全面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着力开展信访积案的疏导化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切实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乡村良好氛围。
3.创新构建乡村振兴治理体系。全面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完善村规民约,多渠道推介“文南词”等优秀本土文化,厚植发展根基。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2023年至少新增1个集体经济强村,村均收入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社会民生保障,全力构建如画青山
1.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等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和冷链食品的管控,努力做到管控无死角、宣传全覆盖,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宣传、落实粮食直补、公益林补偿等强农惠农政策;稳步推进医疗卫生、计生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扩大医保、养老保险等各类保险的覆盖范围;着力加强人民武装工作,积极做好国防教育和退役军人工作;继续落实城乡低保、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和高龄补贴等工作,健全城乡居民的生活保障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好脱贫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