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基层基础提升年”为抓手,聚焦“六个”战场、“十项”攻坚,争当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主力军,建成工业旅游双轮驱动、现代传统相得益彰的特色城区,为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开创“山水升金·和美东至”建设新局面贡献东流力量。
2024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24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8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目标任务要求。
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再发力
坚持项目为王。紧盯项目开工、推进等关键环节,细化目标任务,倒排工期,集中力量,攻难关,确保项目全面竣工投产。顶格服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暨矿业绿色发展一体化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拆迁及金林小区安置点建设工作。加快推进路建新材料、三峡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项目纳统,实现应统尽统。持续开展“双招双引”,加强宣传推介及民企推荐,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作用。持续加大对集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配合开展园区托管各项工作。
发展现代农业。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省级东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延长产业链,实现全链条升级。立足“四个一”工程,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进一步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完善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油茶产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稳步扩大稻虾种养规模,持续做好稻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围绕水稻、龙虾、蔬菜、食用菌、特色林业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引进推广农作物优质品种,做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6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6%以上。
做“活”文旅产业。抢抓“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的政策机遇,以文旅“一业兴”带动市场“百业兴”。以菊花为底色,以水为载体,打通航道,修建东流闸,配合打造尧渡河百里风光带。配合推进东篱湖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推进交旅融合,配合建设小七里湖至东流沿尧渡河绿道,实现通道变游道,推动景区串联成线,发挥整体效应。
二、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再发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常态化开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排查,坚决守住防止返贫致贫底线。全面梳理、整改2023年度考核评估及市县督查反馈问题。持续推进小额信贷、“雨露计划”。开展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监测。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完成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实施。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扎实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攻坚。完成红叶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城东村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积极组织申报金山村第二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及2024年桥东回民村、稠林村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常态化开展“三线三边”排查整治,深入推进农房整治、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新“三大革命”,美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沿线路域环境,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实施联网路、安防设施提升工程,持续推进镇域农村公路养护。探索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提升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扩大电商平台运用成果。加快推进耕地流出整改。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两项试点工作,全面推进乱占耕地建住宅房屋类专项整治。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延包30年工作。不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
三、紧紧围绕文旅融合再发力
打造龙头典范。围绕千年古镇、陶公祠、东流双塔等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千年古镇龙头典范。以“写生艺术基地”等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南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推动文旅产业链式开发、深度融合。深入挖掘陶公文化、长江文化等内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文化旅游活动与节庆、体育赛事结合起来,细致谋划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大江东流 至德至善”文旅品牌影响力。
完善服务设施。加强景区规范管理,完善提升镇域内景点、餐饮点、住宿点;修缮道路、停车场、绿化、景观等辅助设施;招引新业态进驻老街。
四、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再发力
提升菊城形象。优化完善菊城区功能定位,深度融入尧东一体化发展大局。加快菊城区通江出口建设及路网升级,打造现代化港口物流园。加速集镇建设与镇区提质,提升集镇形象和品位。全力推进老街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及周边道路、人居生态环境整治工程。配合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完成七里湖中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筑牢生态屏障。持续深化重点领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五控”行动。落实河、湖、林长制。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管,加强升金湖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深入实施长江自然岸线生态修复,着力筑牢长江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提升攻坚,全面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持续加大“五上”企业培育力度,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服务机制,常态化走访企业,积极宣传推广“亲清茶叙”企业家沙龙、民营企业家恳谈会、“服务企业家日”等活动,聚焦镇区内企业诉求,全程代办项目备案、节能承诺等事项,协调解决项目手续办理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招工引才,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助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五、紧紧围绕社会事业再发力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领域,扎实开展民生突出问题攻坚,精心实施暖民心行动。扶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入开展社会保险参保提质扩量行动,推进“物质+服务”多元化社会救助模式。扎实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完善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常态化增长机制。持续抓好脱贫高龄独居老人关爱纾困工作。有序推进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和运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质量。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持续提升“双减”成效。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行动,持续推进“零访乡村”创建,加大信访积案、难案化解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赴省进京访的底线。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助推治理现代化”专项行动,推动特色调解工作室设立,推进“百姓评理说事点”村级全覆盖。持续开展打击“盗抢骗”、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严重暴力犯罪等违法行为。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深化燃气、自建房、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火灾安全隐患整治,严肃查处违规用电用气等行为。强化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抓好森林防灭火专项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我镇还将集中精力办好以下3件惠民实事:
1.完成东流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周边道路、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2.建成东流镇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宣教公园;
3.完成太平山公墓启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