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持续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三美东至”。
一、加强统筹协调力度
1.进一步强化工作力量。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进一步加强“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的领导,明确由专人负责具体工作,配齐配足工作力量。(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时间:2021年3月底前完成)
2.调整充实服务企业工作组成员。根据工作实践和企业需求,继续从县有关单位遴选人员补充完善县直服务企业工作组,协同各乡镇、开发区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时间:2021年4月上旬)
3.补充完善联系包保机制。建立健全县领导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每季度分行业类别召开1次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完善“四送一服”联系包保机制,及时调整完善联系企业和重点项目以及联系包保干部。及时将省市重点项目、“专精特新”企业、“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纳入“四送一服”联系包保范围并动态调整,通过“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跟踪对接帮扶,并“一对一”精准推送支持帮扶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反映诉求。(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县科经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时间:2021年4月底前完成并持续推进)
二、扎实开展专项行动
4.组织开展集中行动。根据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四送一服”办统一安排,在市“四送一服”服务企业小分队的指导下,二季度、四季度分别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活动,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直有关单位;时间:2021年二季度、四季度)
5.创新开展主题活动。坚持用好用活“四送一服”工作机制,结合省市有关单位工作安排,组织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台办、县税务局、人行东至县支行、县政府金融办等单位,持续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推进自然资源要素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重点外贸企业帮扶”“贴心服务助台企专项行动”“万名税干进万企推进税费政策落地”“千名行长进万企”“百行进万企”等主题活动,调动各方力量,急企业所需、尽职责所能,在惠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帮扶、科技自立自强、解决产业瓶颈等方面展现新的作为。(责任单位:县直有关单位;时间:持续推进)
三、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6.梳理汇编政策清单。及时梳理中央及省市县出台的各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更新完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建立并动态更新“政策库”,明确政策适用企业类型及规模、申报条件、对接责任单位等,并动态更新及时推送至企业。(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时间:持续推进)
7.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线上线下利用政策宣讲、企业座谈、广播电视及报纸、微博微信等方式,持续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结合实际开展推动政策落地行动,细化服务流程,主动对接服务,切实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时间:持续推进)
8.精准匹配对接服务。加强与市直部门对接,加强综合服务平台跨平台协同运用,向企业精准推送政策清单,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为企业提供在线政策申报、即时通办、主动兑付等惠企服务。(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县数据资源局等县直有关单位;时间:持续推进)
四、提升服务企业质效
9.解决企业反映问题。认真研究处理县“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综合服务平台交办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优质高效的原则,主动对接服务企业,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反馈。(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直有关单位;时间:持续推进)
10.协调推进问题解决。推进企业反映问题办理,协调督促有关责任单位认真研究解决。充分利用“四送一服”问题办理平台,收办调度问题。县直服务企业工作组定期走访联系乡镇、园区的企业,帮助协调解决存在问题。(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县直服务企业工作组;时间:持续推进)
11.组织精准要素对接。各地要常态化进企入园摸排企业融资、用工、科技、土地等要素需求,搭建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对接银行金融机构、基金、高校院所等,积极促成合作,破解要素制约问题。县直服务企业工作组和县直有关部门协助各乡镇、开发区做好要素精准对接工作。(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县直服务企业工作组,县直有关单位;时间:持续推进)
12.持续跟踪调度督办。定期整理报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企业诉求办理范例,借鉴各地问题办理以及工作开展好的经验、做法,推进问题及时解决。对工作力量配备不足、问题办理不实、调度力度不大、久拖不决、推诿扯皮等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定期通报。对涉及面广、企业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由县“四送一服”办跟踪督办,研究提出政策调整建议。(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时间:持续推进)
五、强化服务保障
13.拓展服务领域深度。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做好“皖企通”平台搭建的相关配合工作,实现政企沟通线上化、常态化,解决惠企政策知晓难、办理程序繁、资金兑现慢等共性、系统性难题。(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县数据资源管理局;时间:持续推进)
14.加强数据研究分析。根据省“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反馈的问题办理相关数据,聚焦典型个案深入剖析,梳理分析相关共性特征,认真查找存在问题症结及原因,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形成相关政策举措,更大范围地推动问题解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时间:持续推进)
15.组织开展评估考核。以办理企业诉求真实性、企业满意度为核心,分季度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四送一服”情况进行评估,并适时通报评估结果。以企业反映问题办理情况为基础,按年度开展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评分。(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时间:持续推进)
16.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及其他融媒体方式,持续跟踪报道“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客观反映工作成效,进一步扩大“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影响力,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知名品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和县直服务企业工作组;时间: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