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渡口经开区始终坚持以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滨江小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以城兴产、以产促城、产城共进的发展思路,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夯实基础,以城兴产。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大渡口经开区不断巩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路网、电网、水网等一体化水平,确保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完好,把握“硬联通、软衔接”,实现产城生活的空间融合。道路方面,已完成西马路、永庆路道路工程建设,升金湖路大修工程已进场,纬二东路、天鹅湖路工程预计上半年内开工建设。管网方面,完成大渡口经开区110kv输变电工程和高湖至工业园区10kV四回线路工程项目,管道天然气已经完成阀站建设及管网铺设,黄山路、西马路雨水管网建设完成。同时,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推动电动车充电桩、物流配送等相关资源配置增强,居民生活提质增效,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也在不断缩短。
加强服务,以产促城。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升级和人口集聚,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给返乡人群提供更多就业机会,2024年以来,大渡口经开区共举办12场招聘会,吸引人数超3000名参与,并促成百余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在“人才兴皖,就在江淮”的系列活动中,积极鼓励推动园区20余家企业参与高校校园双选会,并成功吸纳百余名高学历人才加入园区企业团队;在安徽科技学院“招才引智”校园招聘活动中,累计提供百余个岗位,达成就业人数90人。产城发展的良性互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带动了当地人口就业,保证了区域内就业创业形势平稳有序。
统筹谋划,产城共进。为了加快产城融合,县级层面印发了《关于支持大渡口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统筹谋划城市和产业发展,明确了“四项清单”,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高频率调度推进。先后完成“十四五”发展及产业发展两个总体规划、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专项规划,成功跻身了省级绿色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和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正在编制的《东至县大渡口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设计团队通过驻村实地调研,规划打造沿江城乡发展轴、城镇公共服务中心、经开区产业服务中心的“一轴两心三区”总体格局,进一步巩固现有产业优势,积极培育都市农业、生态农旅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活动互补。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企业生产一派繁忙,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下一步,大渡口经开区将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持续推进产城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撰稿:章齐凌 审核: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