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夯实保护基础。东至县林业局依托县境内丰富的花榈木野生资源,科学制定保护计划,成功申报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在县梅城林场建立“花榈木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研究中心”,实施扩繁与迁地保护项目,完成33亩基地建设,栽植花榈木幼苗4200株,并移植优质母树10株。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22人,完善基础设施,包括种子操作台、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为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技术突破,提升繁育成效。在安徽农业大学等技术团队支持下,东至县梅城林场攻克花榈木种子发芽率低的技术难题。通过优化预处理技术,种子发芽率从30%提升至90%,培育容器苗5500株,成活率达85%。2023年采种实验中,苗圃出苗率超过95%,苗木生长健壮。此外,制定多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种质资源保存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为国家级资源库申报奠定技术基础。
成功申报,实现“零”的突破。2024年,东至县花榈木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通过公示,成为安徽省第三批省级资源库。同年,积极申报国家级资源库,并于2025年4月获批,实现县域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零”的突破。花榈木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种质资源的保存不仅维护了生物多样性,还为科研、药用和材用提供了宝贵资源,彰显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价值。(撰稿:祝四九 审稿:姚艾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