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防重点水域。建立“人防+技防”双轨巡查机制,构建镇域立体化防控体系。组织镇村干部、青年志愿者、妇联等成立40支巡逻队伍,对214处山塘、水库等重点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查。推进智能化防控,在危险水域安装33套高清监控摄像设备,配备自动喊话劝阻功能,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测预警。严格落实防溺水“三个一”标准化建设,在重点水域周边设置警示牌和标识260余个,补充配备救生圈、救生绳、长竹竿等简易救生装置274套。
监管重点群体。织密监管网络,依托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全覆盖摸排,精准识别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外来务工子女以及其他重点人群等13268名重点对象,落实“一对一”“多对一”包保责任制,组织各村(社区)妇联主席、爱心妈妈等开展暖心走访120余次,确保重点对象监管无盲区。
聚焦重点宣传。配合校园课堂教育活动,开展家庭日常提醒、社会公益宣传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防溺水宣传。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应急广播等渠道,推送和循环播放防溺水知识和警示案例;线下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入户宣传,发放《预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今年累计推送警示信息10条,发放安全资料2000余份,实现防溺水知识“家校社”无缝衔接、全员覆盖。(撰稿:王超;审核:洪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