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幸福生活指数,香隅镇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拓展服务渠道,以群众需求为圆心,15分钟步行范围为半径,构建“宜居、宜业、宜养、宜学”的幸福生活圈。
15分钟“宜居圈”,勾勒幸福生活新画卷。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区镇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对神山路、红星路、人民路、G530国道等全长3412米道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东至经开区周边及G530居民搬迁安置房项目(一期)正式落成,300余户居民通过公开选房入住新家;以漕东、白岭2个以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契机,改造美丽庭院、黑化道路、建设河边景观公园,让美丽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宜居度”。
15分钟“就业圈”,构建就近乐业新格局。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开展专项招聘会2场,提供就业岗位1390个,吸引1800余名求职者;依托“人才驿站”收录人才数据信息1000余条,为求职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用工登记、求职登记、创业指导、培训登记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截至目前已申请开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公共环境卫生等各类服务型岗位40余个,专项乡村公益性岗位50余个,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15分钟“健康圈”,打造健康服务新模式。镇敬老院实施“公建民营”改革,投入资金进行适老化改造升级,引入专业化养老机构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惠及38名特困供养老人;对漕东村村卫生室进行改址新建,建成东至县首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开展常见病诊治、健康教育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惠及2000余人;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庞村足球场,承接“村企共建杯”乒乓球赛、篮球赛、乡村振兴羽毛球赛等系列体育赛事10余场,让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15分钟“文化圈”,刷新文化惠民新场景。建成镇级老年学校1所、村级老年学习点17所,开设歌曲、二胡、戏曲、智能手机教学等课程,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将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结合,打造漕东村公共文化空间1处,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通过“送戏进万村”、村BA篮球赛、农民丰收节、广场舞业余联赛等形式搭建各类文化平台,将“戏台”搬到居民身边,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撰稿:郑玲燕 审核:曾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