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东至县政府网站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奖学励学!东至下起“金榜红包”雨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8-29 09:16
[字体:]

“这不只是1000块钱,更是全村人对我们的激励和期盼。”近日,在东至县香隅镇金鸡村的会议室内,7名考入一本以上的大学新生接过“金榜红包”,脸上写满喜悦与自豪。这样的暖心场面,如今在东至县的许多村镇与企业中蔚然成风。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在东至,从村庄到宗族,再到企业,一股奖学励学、崇文尚教的清新风气正在形成,不仅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奋发向前,也为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持续活力。

东至奖学励学的传统由来已久。东流镇红叶村自2011年起便由村集体出资,为每位考上本科的学生奖励600元,并附赠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寓意“金榜题名,书写人生”。2025年,该村有6名学生获得了这份荣誉与鼓励。

在香隅镇,崇文重教的氛围尤为浓厚。金鸡村已连续五年为考上一本及以上的大学新生发放每人1000元的“金榜红包”。这些奖金全部来自村企共建单位——东至县天润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村党总支书记吴峰勉励学子:“咱金鸡村靠田起家,更要靠人才兴村。愿你们学业有成,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为建立长效机制,香隅镇不少村庄还将奖学措施明确写进村规民约:黄山村为本科以上学子发放“金榜红包”;老虎岗村为本科新生每人发放1200元;中畈村为每名大一新生发放“升学红包”;同心村则每年对考取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的学生予以奖励,困难家庭还可申请额外补助……

据统计,近年来香隅镇所辖各村已累计发放奖学金超过20万元。香隅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整合村企共建、团委、商会等资源,全力营造崇文尚学的良好环境,“让更多孩子飞得出去、回得来、留得住。”

这股崇文重教的风气,同样在宗族乡贤间得到积极响应。8月24日,尧渡镇徐村举办了一场温馨的捐资助学活动,由“官田徐氏文化研究会”牵头组织。徐氏乡贤慷慨资助了14名2025年度考取研究生及大学成绩优异的本村学子。近200人齐聚现场,包括乡贤代表、受助学生、低年级学生及村民,场面热烈而感人。

受助学生、北大研究生徐盛强激动地说:“感谢乡贤们的关怀,这份爱心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力量。”

据悉,徐村“官田徐氏文化研究会”自成立以来,三届理事会已开展6次捐资助学活动,共募集近20万元,助力百余名学子圆梦大学。

奖学之风不仅盛行于乡村,更延伸到了企业。安徽尧舜智能科技集团自2022年起便推出“员工子女高考升学奖励计划”,根据该计划的奖励标准,员工子女高考考入一般本科院校可获每人1000元的奖励,考入211院校奖励提升至每人2000元,考入 985 院校则可获得高达每人5000元的奖励;今年,该集团已为8名符合条件的东至员工子女发放了升学奖励。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企业“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文化,也让员工家庭共享荣耀与温暖。

东至县各地的奖学励学行为,看似是物质奖励,实则承载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它不仅代表了社会对知识与人才的尊重,更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的长远投资,是优良家风、乡风、县风的生动体现。

从村庄的村规民约,到宗族乡贤的慷慨相助,再到企业的员工关怀,东至县正在逐步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励学网络,这一体系不仅激发学子追求卓越,更在全县营造出重视教育、关爱学子的浓厚氛围。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东至这片热土上,更多学子正通过勤奋学习实现理想、成就自我,进而扎根乡土、奉献家国,推动形成人才发展与地方振兴的良性循环。

(来源:东至县融媒体中心 鲍雯昕 编辑:鲍雯昕  初审:丁满莲  复审:赵传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