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信用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将信用宣传融入日常法制宣传工作,以全国低碳日、民法典宣传月、“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为契机,结合正、反面典型案例,向企业、群众宣讲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相关政策,形成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让信用主体更加知信、守信、用信。
落实信用监管,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组织开展信用评价工作,落实信用信息双公示制度。结合企业环境信用、守法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监督执法正面清单,通过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等方式对信用主体开展非现场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失信主体加大监管力度,引导信用主体诚信经营。
推进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诚信建设。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将信用修复、合规指导关口前移,稳妥有序落实“三书同达”制度。对具备信用修复条件的失信主体,主动靠前指导,引导及时纠正失信行为,修复环境信用,助力企业“增信减负”。今年以来,累计下发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各17份,指导10个失信主体推进环境信用修复工作。(撰稿:张昭;审核:吕雷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