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对池州琨岗矿业有限公司矿区转型利用治理工程进行了验收。此次验收标志着一座曾经因资源枯竭而面临困境的矿山,成功“蝶变”为多功能生态绿地公园,成为当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案例。
池州琨岗矿业有限公司东至县梅山熔剂、建筑用白云岩矿位于香隅镇花山村,曾以每年300万吨的规模开采建筑用白云岩、冶金用白云岩,矿区面积达85.34公顷。随着2025年矿产资源枯竭,该矿依法申请实施闭坑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总投资约1280.28万元,修复总面积85.34公顷,依托矿区生态修复,规划建设集生态涵养、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生态绿地公园。

(矿山修复前)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我们将矿区转型建设成为生态绿地公园,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修复、功能提升与民生改善相融合的新路子,既完成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及休闲观光的需求,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东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个矿山修复做的真是太及时、太正确了!以前这里矿渣遍地、尘土飞扬,如今放眼望去一片翠绿、鸟语花香,真是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啊!”现场游玩的周边群众兴致勃勃地说道。

(矿山修复后)
项目坚持绿色、生态的首要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定基础上,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文旅观光相结合,形成了“四区一体”的功能布局,入口展示区以开阔广场和花海景观为主,构成从道路、桥梁到公园的过渡空间;休闲游览区利用保留的施工便道打造特色路网系统,配备服务中心、风车长廊、休憩广场和亲水平台;户外体验区位于西侧腹地,以露营场地为核心,设有小木屋、林窗步道及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设施;林地保育区则对已完成复绿区域实行最小干预原则,保留路基便于养护管理。

(矿山修复后)
该项目的成功实践,标志着东至县在统筹推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民生服务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为类似矿区的生态修复、功能品质提升、增进民生福祉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样板经验。(撰稿:卢佑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