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21MB15659354/202108-00018 | 组配分类: | 意见征集 |
发布机构: | 东至县乡村振兴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面向部门征集】关于征求《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 文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1-08-03 | |
废止日期: |
各乡镇党委、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皖农工组〔2021〕2 号)精神,按照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县乡村振兴局牵头拟定了《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征求各乡镇意见,请于2021年8月4日(星期三)上午12:00前反馈至县乡村振兴局。
联系人:黄跃云 联系电话:7026227
邮 箱:dzfpbzhk@126.com
附件:《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东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8月3日
附件:
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皖农工组〔2021〕2 号)、《关于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池农工组〔2021〕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根据市确定的分类安排,我县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香隅镇等4乡镇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乡镇,张溪镇、胜利镇、洋湖镇、龙泉镇、葛公镇、泥溪镇、青山乡、花园乡、木塔乡、昭潭镇、官港镇等11乡镇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各地要围绕打造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康养小镇等特色城镇,分类明确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科学布局、谋划项目、制定举措;要紧紧围绕“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目标,全面推进东至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开启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三美东至”建设新征程。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突出规划先行、质量至上,立足实际、因势利导,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突出重点、彰显特色。
2.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聚焦阶段任务,突出示范引领,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3.真抓实干,争先进位。坚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抓乡村振兴,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东至样板。
(三)工作目标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由易到难、持续发力,对标先进、抬高标杆,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着力建设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积极争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香隅镇要突出示范引领、走在前列、打造样板,形成路径经验。张溪镇、胜利镇、洋湖镇、龙泉镇、葛公镇、泥溪镇、青山乡、花园乡、木塔乡、昭潭镇、官港镇要着力打造“一乡一特”,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镇域支柱产业,确保实现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全县237 个涉农行政村(社区)根据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巩固脱贫攻坚任务情况,按照示范村(31个)、特色村(社区)(181个)和巩固村(25个),分类制定乡村振兴具体措施,努力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鲜明、示范效果明显、带动辐射力强的示范样板,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主要任务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构建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对各类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核查和确权登记,加强对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跟踪检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二)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健全联农带动机制,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立足我县特色产业分布现状和区域特点,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质产业,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为指导,抓好“1+4+N”产业发展,重点实施好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现产业“扩规、延链、树牌”。推进省级一县一业东至食用菌全产业链示范建设,做大做强做优茶叶、九华黄精、池州鳜鱼、皖南土鸡四大产业,同时发展好稻虾米、瓜蒌、油茶、辣椒等优势产业。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创建计划,到 2025 年至少培育 2 个以上全产业链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抓好茶产业“十条措施”扶持政策落实,做优、做强我县茶产业。持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实施好东至县洋湖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好东流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实施“158”行动计划,2021年申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不少于2家。加速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021 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8个。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培育壮大本地企业,重点扶持 2-3 个龙头企业。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引入一批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五年行动计划,到 2025 年县级科技特派员总数达100人。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推进农业生态绿色发展。
(三)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分类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3 年内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到2025年基本普及卫生厕所。深入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继续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百千万”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到2025年实现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村村覆盖。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加强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进村入户提档升级,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
(四)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振兴,持续深化“一抓双促”工程,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兴村”工程,扎实开展“六项”行动,大力打造集体经济强村,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升级。加大涉农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力度,推动“劝耕贷”“红色信e贷”提质放量增效。推进乡村治理三级试点示范创建,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农村法治教育基地。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发挥好“一约四会”的作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政治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及时部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亲自抓,当好“一线总指挥”,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各村要根据分类定位,对照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提升标杆,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按期完成。第八批选派帮扶干部要积极履职尽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二)加强督查调度。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建立县领导联系重点帮扶村工作机制。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督导调研和业务指导,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县委农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对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季通报,对各地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复制推广。
(三)强化工作考核。各乡镇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县对各地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各乡镇要将各村(社区)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绩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四)强化作风保障。各地要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党史学习教育、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结合起来,与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融合起来,聚精会神抓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附件:1.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分工;
2.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镇明细表;
3.东至县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村(社区)明细表;
4.征求意见反馈表。
附件1:
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分工
主要任务 |
重点举措 |
责任单位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乡村振兴局等负责落实。 |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乡村振兴局等负责落实。 |
|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教体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委、县水利局、县医保局等负责落实。 |
|
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
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等负责落实。 |
|
大力发展 乡村产业 |
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健全联农带动机制。 |
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负责落实。 |
抓好“1+4+N”产业发展,重点实施好农业特色优质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推进省级一县一业东至食用菌全产业链示范建设。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落实。 |
|
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创建计划,到 2025 年至少培育 2 个以上全产业链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落实。 |
|
抓好茶产业“十条措施”扶持政策落实 |
县农业农村局 |
|
持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实施好洋湖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好东流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落实。 |
|
大力实施“158”行动计划,2021年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家、“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等负责落实。 |
|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引入一批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培育壮大本地企业,重点扶持 2-3 个龙头企业。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县投资促进中心等负责落实。 |
|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五年行动计划,到 2025 年县级科技特派员总数达100人。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科经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负责落实。 |
|
全面实施 乡村建设 行动 |
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分类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3 年内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负责落实。 |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到 2025 年基本普及卫生厕所。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百千万”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到 2025 年实现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村村覆盖。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农业农村局等负责落实。 |
|
加强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进村入户提档升级。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供电公司等负责落实。 |
|
着力提升 乡村治理 水平 水平 |
持续深化“一抓双促”工程,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组织部等负责落实。 |
坚持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兴村”工程,扎实开展“六项”行动。大力打造集体经济强村,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负责落实 |
|
推进乡村治理三级试点示范创建,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农村法治教育基地。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司法局等负责落实。 |
|
加大涉农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力度,推动“劝耕贷”“红色信e贷”提质放量增效。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组织部、县地方金融监管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人行东至支行、县农业农村局等负责落实。 |
|
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 |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等负责落实。 |
附件2:
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镇明细表
类别 |
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工作目标 |
乡镇(街道)及主导产业 |
先行示范乡镇 (4个) |
区位条件优越、镇域经济水平较高、农业农村基础好,要突出示范引领、走在前列、打造样板,形成路径经验,率先实现乡村振兴。 |
尧渡镇:袜业箱包服装产业(订制服装,功能性旅行箱、背包以及品牌拎包,智能穿戴型袜业);以食用菌、皖南土鸡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健康产业等。 东流镇:钙镁新材料产业;稻虾综合种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油茶、鳜鱼、火龙果、葡萄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食品及加工产业;大旅游产业等。 大渡口镇: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产业;以稻虾米、鳜鱼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等;大旅游产业等。 香隅镇: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化学制药产业;以稻虾米、莲子、莲藕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非金属材料加工业;大旅游产业等。 |
特色产业乡镇 (11个) |
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农村基础较好,要由易到难、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一乡一特”,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镇域支柱产业,确保实现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加快 实现乡村振兴。 |
洋湖镇:建设矿山专用廊道,发展矿业经济;以食用菌、瓜蒌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旅游产业等。 龙泉镇:木制品精加工;服装纺织产业(重点发展多种纤维混纺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纱线);以优质大米、辣椒、油茶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旅游产业等。 胜利镇:立足县三院,博德,蜂产品建设康养小镇,发展服装加工业,发展食用菌,蓝莓,莲藕等绿色特色农产业,推动全域旅游业。 张溪镇: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皮具箱包、农副产品、新中式家具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电商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打造食用菌、特色水果、茶叶等农副产品的商贸物流基地;建设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和旅游生态镇。 泥溪镇:木材、竹产品精加工;以茶叶、食用菌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以泥溪农产品仓储园区为依托,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新能源产业(风电);大旅游产业等。 官港镇:新能源产业(风电);以茶叶、食用菌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健康山货产业;大旅游产业等。 葛公镇:建设矿山专用廊道,发展矿业经济;以茶叶、食用菌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旅游产业等。 昭潭镇:打造黄精种植、加工、销售新兴产业链,做大做强传统优质水稻种植经济,结合宅基地改革,探索培育集美丽乡村、民宿等为一体的文旅体系。 木塔乡:新能源产业(风电);以茶叶、食用菌、油茶、黄精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旅游产业等。 花园乡:以茶叶、黄精、食用菌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旅游产业等。 青山乡:服装纺织产业(重点发展服装定制加工、多种纤维混纺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纱线);新能源产业(风电);以汉防己、黄精、皖南土鸡、烟叶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等。 |
附件3:
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31个)
序号 |
乡镇 |
行政村 |
备注 |
1 |
尧渡镇 |
管山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2 |
大碑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3 |
汪村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4 |
樟树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5 |
尚合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6 |
毛田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7 |
高岭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8 |
龙岗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9 |
东山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10 |
查桥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11 |
香隅镇 |
香隅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12 |
张溪镇 |
里湖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13 |
葛仙铺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14 |
东湖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15 |
土桥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16 |
葛公镇 |
天井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17 |
悦民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18 |
红旗岭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19 |
花园乡 |
新塘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20 |
胜利镇 |
江心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21 |
黄石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22 |
东流镇 |
长安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23 |
红叶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24 |
金山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25 |
长岭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26 |
洋湖镇 |
永济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27 |
昭潭镇 |
营桥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28 |
泥溪镇 |
官村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29 |
隐东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30 |
元潘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
31 |
木塔乡 |
大田村 |
集体经济强村 |
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特色村(181个)
县 |
乡镇 |
村(社区) |
东至县 |
大渡口镇 |
八都湖村、白沙洲村、大桥村、大同村、麻石桥村、庆丰村、四合村、新丰村、新丰圩村、新桥村、杨墩村、杨桥村、镇荣村、联合村 |
东流镇 |
城东村、稠林村、龙王湖村、密丰村、塔青湖村、狭阳村、张岗村 |
|
葛公镇 |
大华村、大源村、葛公村、洪方村、徽道村、联塘村、留铺村、桥联村、同春村、仙寓山村 |
|
官港镇 |
北城村、陈镇村、古桥村、官港村、洪畈村、黄柏村、民主村、乌竹村、夏联村、新溪村、许村村、杨村村、长溪村、政元村 |
|
花园乡 |
合步村、胡村村、花园村、老屋村、栗埠村、南安村、南溪村、桃源村、源口村 |
|
龙泉镇 |
曹村村、大板村、高林村、古楼村、何村村、黄荆港村、林丰村、龙泉村、让塘村、三源村、松田村、下畈村、新屋村 |
|
木塔乡 |
茶溪村、富丰村、横山村、木塔村、荣胜村、荣兴村、畲狮村、郑村村、中园村、梓桐村 |
|
泥溪镇 |
泥溪村、双龙村、双溪村、水村村、宋阳村、西湾村、杨林村、中洲村 |
|
青山乡 |
梅塘村、青山村、双港村、叶桥村、中城村、中村村、双河村 |
|
胜利镇 |
城北村、方村村、阜康村、横洲村、湖滨村、吉阳村、姜东村、康桥村、南丰村、青云村、桃源桥村、瓦垅村、万岭村、先进村、联合村、新华村、幸福村 |
|
香隅镇 |
漕东村、合阜村、合延村、花山村、黄山村、金鸡村、老虎岗村、莲湖村、联峰村、临江村、同心村、铜顶村、香泉村、香山村、中畈村 |
|
洋湖镇 |
八音村、奠龙村、迭山村、东风村、高山村、金塔村、龙丰村、南山村、洋湖村、珠虹村 |
|
尧渡镇 |
大庄村、东村村、董冲村、枫树村、禾丰村、河西社区、黄泥村、建东村、兰城村、良田村、梅城村、梅山村、乃滩村、双西湖村、团结社区、西村村、孝义村、徐村村、永丰村、长岭村、永胜村 |
|
张溪镇 |
白联村、白石村、沉团村、侯店村、湖光村、火花村、兰田村、蓝水村、历山村、联盟村、六联村、梅树亭村、蒲塘村、塔石村、坦埠村、汪坡村、仙亭村、阳山村、杨畈村、张溪、凉亭村 |
|
昭潭镇 |
官营村、思源河村、潭东村、昭潭村、永丰村 |
序号 |
乡镇 |
行政村 |
备注 |
1 |
洋湖镇 |
北山村 |
脱贫村 |
2 |
泥黄村 |
脱贫村 |
|
3 |
胜利镇 |
新军村 |
脱贫村 |
4 |
楼阁村 |
脱贫村 |
|
5 |
葛公镇 |
梅树村 |
脱贫村 |
6 |
兰潭村 |
脱贫村 |
|
7 |
木塔乡 |
祝山村 |
脱贫村 |
8 |
苏村村 |
脱贫村 |
|
9 |
泥溪镇 |
朱村村 |
脱贫村 |
10 |
昭潭镇 |
下塔村 |
脱贫村 |
11 |
龙潭村 |
脱贫村 |
|
12 |
官港镇 |
秧畈村 |
脱贫村 |
13 |
横岭村 |
脱贫村 |
|
14 |
东流镇 |
桥东村 |
脱贫村 |
15 |
花园乡 |
祠村村 |
脱贫村 |
16 |
双河村 |
脱贫村 |
|
17 |
张溪镇 |
塘和村 |
脱贫村 |
18 |
龙泉镇 |
铁炉村 |
脱贫村 |
19 |
尧渡镇 |
汪街村 |
脱贫村 |
20 |
大渡口镇 |
安全村 |
脱贫村 |
21 |
青山乡 |
东阳村 |
脱贫村 |
22 |
香隅镇 |
白岭村 |
脱贫村 |
23 |
泥溪镇 |
河庙村 |
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 |
24 |
葛公镇 |
永正村 |
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 |
25 |
张溪镇 |
长畈村 |
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 |
附件4:
征求意见反馈表
填表单位:(盖章) 填表人:
文件名称 |
《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送审稿)》 |
修改意见和建议 |
|
单位负责人意见 |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联系电话:
Copyright © 2025 东至县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5235号-1
主办单位: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东至县政务信息中心 地址:东至县尧渡镇至德大道1号 运维电话:05667026048
邮编:247200 皖公网安备34172102000046号 网站标识码:3417210002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