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日,中共东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根据“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现由县乡村振兴局对此政策作如下解读:
一、文件制定背景和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皖农工组〔2021〕2 号)、《关于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池农工组〔2021〕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的意义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
三、起草过程
根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由县乡村振兴局负责起草《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各乡镇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东至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送审稿)》,经2021年8月19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并以中共东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
四、工作目标
根据市确定的分类安排,我县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香隅镇等4乡镇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乡镇,张溪镇、胜利镇、洋湖镇、龙泉镇、葛公镇、泥溪镇、青山乡、花园乡、木塔乡、昭潭镇、官港镇等11乡镇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香隅镇要突出示范引领、走在前列、打造样板,形成路径经验。张溪镇、胜利镇、洋湖镇、龙泉镇、葛公镇、泥溪镇、青山乡、花园乡、木塔乡、昭潭镇、官港镇要着力打造“一乡一特”,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镇域支柱产业,确保实现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全县237个涉农行政村(社区)根据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巩固脱贫攻坚任务情况,按照示范村(28个)、特色村(社区)(184个)和巩固村(25个),分类制定乡村振兴具体措施,努力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鲜明、示范效果明显、带动辐射力强的示范样板,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五、主要任务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三是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四是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六、重要举措 1.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构建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2.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健全联农带动机制,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推进农业生态绿色发展。 3.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分类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3年内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深入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继续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百千万”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到2025年实现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村村覆盖。 4.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振兴,持续深化“一抓双促”工程,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创建。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第八批选派帮扶干部要积极履职尽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二是加强督查调度。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建立县领导联系重点帮扶村工作机制。三是强化工作考核。各乡镇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县对各地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各乡镇要将各村(社区)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绩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四是强化作风保障。各地要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党史学习教育、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结合起来,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八、政策咨询服务信息
解读机关:东至县乡村振兴局综合一科
解读时间:2021年9月3日
联系电话:0566-702622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