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东至县林业局 > 林长制
索引号: 11341821003287000U/202111-00005 组配分类: 林长制
发布机构: 东至县林业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 通知
名称: 关于印发《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文号: 东检会〔2021〕1号文件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11-15
废止日期:
关于印发《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1-15 09:53 来源:东至县林业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县林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林长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东至县人民检察院、东至县林长制办公室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东至县人民检察院   东至县林长制办公室

 

                                                                                                                                                  2021年11月15日



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增强检察院、林长办及有关林长制联席成员单位(以下称“有关成员单位”)协同推进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合力,发挥叠加效应,增强生态保护实效,根据省、市《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意见》,结合东至实际,现就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围绕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和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配合,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为更好建设“三美东至”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坚强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认真执行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推动构建最严格的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坚持依法履职、严格执法。检察院、林长办及有关成员单位应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强化检察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压实各级林长及相关部门管林治林责任,进一步提升林业生态治理法治化水平。

——坚持密切配合、协同联动。检察院、林长办及有关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衔接,形成保护发展林业资源的强大合力,共同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三)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完善“林长+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健全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增强涉林行政执法的刚性,强化对林长及相关部门履行林长制工作职责法律监督,推动林长及相关部门落实依法治林管林责任,深入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和示范先行区建设,推动形成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同向发力的林业生态保护新格局。

二、工作机制

(一)信息共享机制。林长办及有关成员单位对作出重要涉林工作部署、出台重大涉林政策和发生重大涉林案件事件、舆情等情况,以及有关群众举报信息、涉林执法信息、森林督查情况、处置突发性重大涉林问题等,应当及时、主动向检察院通报并接受检察院监督。进一步完善“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林业资源管理和执法办案数据全面录入。有关涉密信息确实需要共享的,按照保密规定办理。

(二)工作会商机制。定期召开有关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林长履职和执法办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解决途径,以办案促整改求实效,及时促进问题整治,实现林业生态修复与林业资源保护的有机统一。会议达成的事项,及时以会议纪要等形式予以明确,建立调度台账,实行闭环管理。

(三)“两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涉林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办理的衔接机制。有关成员单位将涉林案件线索移至公安机关后,应及时通报检察院,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立案情况开展监督。强化涉林领域非诉执行监督,有关成员单位就涉林行政处罚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未果的,可商请县检察院予以监督,促进行政处罚执行到位、涉林生态环境损害得到及时修复。

(四)公益诉讼机制。检察院加强对有关成员单位履职情况的监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并根据实际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有关成员单位认真履行保护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法定职责。有关成员单位积极配合检察院办理检察建议,认真做好行政公益诉讼应诉工作。检察院通过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公益诉讼,促进受损生态环境尽快修复。共同探索建立涉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使用机制。

(五)服务保障机制。林长办、有关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责,为检察院调查取证、鉴定评估等提供调阅、复制执法卷宗、出具专家意见等必要的专业支持、技术协助和工作配合。检察院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林长办及有关成员单位业务骨干为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涉林案件办理工作。检察院为林长办、有关成员单位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检察院和林长办、有关成员单位应发挥各自优势,采取互派相关领域专家交流授课、互邀参加相关业务培训等方式,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共同提升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业务能力和水平。

(六)联合督办机制。检察院、林长办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推进林长制重大决策部署和林长制有关规定,对上级交办、转办、督办的重大案件,以及媒体高度关注的案件、涉及面广的案件、跨行政区域的案件,列出督办清单,实行联合督办。建立重大涉林问题联合挂牌督办制度,及时就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管理领域存在的系统性、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并及时转化为制度成果,不断提升林业治理效能。

(七)协同监督机制。检察院依法对有关成员单位涉林履职行为提出诉前检察建议的,应当及时抄送林长办。有关成员单位逾期不回复或整改不力的,检察院可以将相关情况通报林长办。林长办配合检察院督促有关成员单位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纳入本级人民政府对有关成员单位的考核内容。检察院与有关成员单位在开展相关专项活动、督导检查等工作中,密切配合,相互提供支持。

(八)协作办案机制。检察院、林长办及其有关成员单位在履行涉林案件行政执法职责中,发现涉林违法线索的,必须及时移送;加强调查取证协作,互为提供办案场所和技术装备使用等便利。对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涉林犯罪案件,建立绿色通道,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强大震慑。针对涉林重大疑难案件,注重提前介入,积极引导侦查,确保案件质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检察院、林长办及有关成员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行政执法与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协调督办,加强对协作机制工作领导。

(二)创新工作举措。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林长+检察长”组织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管理能力。检察院在林长办设立“林长制生态检察官工作室”,指派一名专人负责工作室日常工作,林长办指派一名工作人员为联络员,负责沟通联络对接配合各项资源管理保护工作。检察院与林长办互派人员实践学习、开展联合培训等模式,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与检察干警办理涉林案件的业务水平,推行检察长参加林长会议、参与巡林巡查等方式,协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三)加大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检察开放日、植树节、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共同开展林长制改革和林业生态保护执法普法宣传,积极营造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视情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专项活动进展情况及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教育,为全县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