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至县规划蓝图 > 规划计划解读

【文字解读】东至县《职业病防治“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阅读次数: 来源:东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1-11 16:24
【字体大小:

一、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职业健康负重前行、大有作为的关键期和实现能力提升的攻坚期。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东至行动的全面实施,职业健康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安徽省“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和《安徽省职业病防治“十四五”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十三五”期间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和当前职业病防治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以及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规划。    

二、起草过程

一是完成规划初稿。在深入了解我县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基础上,于2022年11月10日完成初稿。二是广泛征求意见。2022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书面征求了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意见建议。三是经审议通过,由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14个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实施。

三、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巩固和加强全县职业健康工作。紧紧围绕“健康东至”建设总体要求,深入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重点疾病、重点环节,依法防治、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联防联控、系统推进,努力构建标本兼治、防治协同、上下贯通的政策机制和工作机制,增进广大劳动者的健康福祉。
  四、出台目的
  完善职业健康监管体系,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能力,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降低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的发生率,增强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五、工作目标
  到2025年,职业健康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工作质量显著提升,劳动者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力度继续加大,工作场所劳动条件不断改善,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职业病危害状况明显好转,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职业健康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显著增强。
  六、主要任务
  规划明确了8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是落实责任担当。负有职业病防治职责的部门要依法依规履职,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作配合。用人单位要自觉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依法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等责任,确保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依法落实职业病患者的相关待遇,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劳动者承担个人防护责任,掌握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自觉、正确佩戴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放射工作人员要按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

二是强化预防措施。制和减少(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使用。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推动开展用人单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实时在线监测。在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治理。继续推行职业健康管家服务模式,推进职业健康保护,加强职业活动中新型行业职业病危害的辨识评估和防控,开展职业紧张、肌肉骨骼疾患等防治工作。

三是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体系,加强县区级及以下职业卫生执法队伍和执法协助人员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备。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抽查等监管模式。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监督管理。加强职业病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执法,督促指导国有企业及规上企业率先依法全面落实责任。建立完善职业健康不良信用记录、失信惩戒及信用修复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

四是强化技术支撑。建立职业健康专家库,探索培养“职业卫生+工程”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开展职业健康专项研讨交流会议。健全完善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监测与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强化疾控中心支撑能力建设,提升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检测能力。将职业健康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纳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五是提升政策扶持。扩大主动监测的职业病病种,推动用人单位对新发职业病开展风险评估新模式。建立健全职业病救治康复网络,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基础数据库,加强职业病体检医师和救治专家队伍及能力建设,鼓励和引导各级医疗机构参与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作。探索建立职业相关疾病多元化筹资保障体系,实施尘肺病筛查与随访,加强尘肺病等患者的救治救助。落实属地责任,依法开展法律援助,按规定落实医疗救治、生活救助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职业病患者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六是构建智慧监管网络。积极融入全省、全市职业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检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质量控制等数据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七是推动创新发展。深化产学研融合,围绕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和治理,开展监测与防护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加强长三角区域及其他省际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

八是宣传引导,同建共治。广泛开展职业病预防宣传培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机构”等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建设职业健康培训网络平台,实施职业健康培训工程,加强用人单位人员培训工作,指导和督促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全员培训。不断提升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

  七、创新举措
  《规划》制定充分考虑“十四五”时期职业健康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结合现有政策和先进地区经验,借鉴省长三角核心城市等地区好的政策条款,邀请我医疗机构、企业、疾控中心、卫生监督部门等职业健康专家代表进行论证,充分结合我县实际、广泛吸纳意见反馈。努力发挥政策撬动和引领作用,为我县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落实各部门和单位责任,加强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快政策融合,协同推进实施。

把职业健康工作纳入深化医改、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重点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和协同实施。综合运用金融、社保等政策措施,调动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健康工作的积极性。

(三)做好经费保障,支撑规划实施。

建立稳定的职业健康事业投入机制,合理安排工作所需经费,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发挥工伤保险基金作用,建立多元化的防治资金筹措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职业病防治领域。  

九、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机关:东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解读人:职业健康科  张文俊
  联系电话:0566-702060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